陈兴汉捧起泥土,察看禾虫生长情况


(相关资料图)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戴灵敏 全良波

每到秋冬时节,禾虫是阳江本地人饭桌上一道“贵族”菜肴,深受不少市民青睐。但是,长期以来,禾虫只能野生繁殖,没有人工养殖,稀少的产量让这道佳肴难以推广。而这一难题,在“虫博士”的钻研下得以破解。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阮西村了解到,在“虫博士”——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禾虫人工繁育技术团队首席专家、水产专业带头人陈兴汉教授的带领下,禾虫育苗关键技术工艺被攻克,让禾虫养殖产业突破了季节性强、成活率低和产量低的瓶颈。目前,累计投苗总面积已达1万多亩,每亩田禾虫收入可达3万元,禾虫养殖产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始于好奇:为何禾虫不能人工育苗?

7月18日,记者在阮西村“水稻-咸酸田+禾虫”高质高效综合种养示范点见到了陈兴汉。由于常年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和实验,他的脸庞晒得黝黑,像足了一位地道的农民。走在一片绿油油的禾苗间,陈兴汉俯下身子,一点点拨动泥土,细细察看禾虫的生长情况。他笑称:这些“小虫子”就是自己的“大事业”。

陈兴汉是湖北恩施人,刚来阳江时,他还从未听说过禾虫。在一次与朋友闲聊时,得知禾虫是一道昂贵的美味,只能野生繁殖,没有人工养殖,这引起了陈兴汉浓厚的兴趣:为什么禾虫不能人工育苗,进而开展大规模人工养殖呢?

在那之后,他经常关注有关禾虫的资料。“当时阳江没有禾虫苗的开口饵料和中间培育阶段饲料,所以无法实现人工育苗。”陈兴汉得出这一结论后,便抱着“做阳江禾虫人工育苗第一人”的信念,开启了漫长的科研之路。

陈兴汉醉心于沙虫禾虫研究

攻坚克难:突破禾虫人工养殖瓶颈

刚起步时,为了节省经费,陈兴汉在阳东区雅韶镇租了一小块滩涂地搞科研。那里交通不便、环境艰苦,一下雨,摩托车就会陷进泥坑,寸步难行。

除了经费问题,没有正规的科研团队也让他很头疼。“刚开始我是‘光杆司令’,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陈兴汉说,当时阳江上半年没有禾虫苗,他经常下午1点开车到广西钦州拿苗,赶回阳江时,已是凌晨4点多。来不及休息,又要抓紧完成禾虫苗的催产、孵化等工作。就这样,长期不规律作息及饮食,让他患上了胃病。

从2012年开始,陈兴汉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从没想过放弃。“科研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失败的过程,每失败一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就这样,一再失败、总结、再实验,到2018年,他终于通过改良禾虫人工催产、授精和孵化方法,实施精准淡化程序,研发出开口饵料和中间培育阶段饲料,首创工厂化人工育苗关键技术工艺,使禾虫存活率较自然繁殖提高了三百倍,让禾虫养殖产业突破了季节性强、成活率低和产量低的瓶颈,亩产收益有了很大提升。通过精准淡化程序,禾虫变得适宜在纯淡水生长,实现了内陆山区稻田养殖禾虫的重大模式创新。

如今,陈兴汉研究水产养殖的团队也发展成为拥有5位博士、3位硕士的实力团队,省教育厅、阳江市科技局分别将他的禾虫研究基地列为广东高校海洋河口特色水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阳江市海洋河口渔业资源保护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支持他推广禾虫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陈兴汉成为行业公认的“禾虫人工育苗第一人”。

价值跃升:“水稻+禾虫”经济生态共赢

禾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水中“冬虫夏草”,且喜居于稻田中,与水稻共生。2021年、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连续两年把“有机稻+禾虫”综合种养技术列入了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阳江市城西街道引进陈兴汉教授团队,在冲表村建立禾虫产学研基地,研究推广“水稻+禾虫”种养模式。据介绍,该街道禾虫水稻共生产业项目已达320亩,为实现农民增收、丢荒田复耕复产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禾虫的生长周期较长,基本上要一年甚至两年。每一年我们都是轮捕轮放,大致到了第三年,可以达到投产的高峰。按每亩平均300斤,每斤100元来算,每亩田禾虫收入可以有3万元。此外,高品质水稻一亩收益也在5000元以上。”陈兴汉表示,禾虫在稻田中能促进土壤改良,促使畜禽粪便及秸秆还田利用,水稻又可以为禾虫提供营养和庇护环境。

目前,禾虫已可在淡水环境下生长,如果把人工繁育的禾虫苗育到3厘米,再投放到大田里,禾虫成活率可高达95%。随着禾虫规模化育苗的成熟,这几年陈兴汉也逐渐将目光投向山区冷浸田、沿海咸酸田等低产田改造,希望通过禾虫与水稻共生的优势,实现禾虫的生态价值。他带领团队,将这项技术推广到珠三角一带、粤北山区乃至福建、广西、贵州等地,并推进清远连樟村禾虫种业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累计投苗总面积达到1万多亩,年技术辐射服务3万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手记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求知创新,脚踏实地——这是陈兴汉在采访中给记者最大的感受。他说,实现专业价值,就要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态度。为了做好沙虫和禾虫钻研界的“鸡头”,他不仅走遍了阳江沿海每一寸土地,还将脚步迈向了更广阔的海岸线。2011年,他耗时三个月,从海南而上,沿着广西、广东一直北上到辽宁,在海边深入了解沙虫和禾虫的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市场情况等。

他还提到,阳江是一个沿海城市,目前水产专业人才较少,水产养殖专家更是紧缺,所以他来到这里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多年过去了,多数学生和他一样,选择留在阳江,从事鱼类养殖、鱼类药物销售、鱼类繁殖技术服务等工作。

如今,已成家立业的陈兴汉,在谈及沙虫、禾虫的调研和养殖时,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而谈及家庭生活时,则流露出愧疚之情。他告诉记者,因为长期做科研外出,自己照顾家庭的时间非常少。正值暑假,本应在家陪陪孩子,可目前是育苗的重要时节,他甚至没时间陪伴孩子出去走走。

除了上课,绝大多数时间,他不是在海边,就是在田边。“踏踏实实工作,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陈兴汉语气坚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