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1月3日召开的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广东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新年伊始,经济大省广东马不停蹄按下拼经济“快进键”,驶向复苏“快车道”,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做大做强制造业家底,挺起现代产业脊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客户端特别推出《全力以赴拼经济·一线访谈》,深度对话一线企业家、专家、经济学者,聚焦制造业、金融业、科创、农业、外贸等领域,挖掘广东市场主体创新升级新活力,探寻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资料图】
1月7日,广东打响“抢单”第一炮,推出“粤贸全球”包车赴香港参展计划,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推动更多企业走向国际,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1月8日,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对两地经贸交流与合作会带来哪些立竿见影的影响?香港贸易发展局又如何服务湾区企业走出去?《全力以赴拼经济·一线访谈》第一期节目,我们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南首席代表黄天伟进行深度对话,聚焦恢复通关粤港经贸的最新动态及前景展望。这是黄天伟履新香港贸发局华南首席代表首次接受媒体的深度访谈。
香港贸发局多项展览助力粤企海外抢订单
南方财经:香港是广东等地的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纽带,2023年1月初,香港贸发局会和广东省商务厅一起组织广东团到香港参展“抢订单”。香港在支持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广东经济复苏提振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黄天伟:不久前,国家宣布自1月8日起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通关。香港贸发局第一个国际展览就是在1月9日举办的香港玩具展。香港贸发局积极联同广东省商务厅,通过“粤贸全球”项目,把广东从事玩具制造的企业带到展览平台。
在尚未宣布恢复全面通关前,贸发局已经与广东省商务厅接洽过相关问题。贸发局向省商务厅表示,如果企业要走出去,可以利用国际展览平台,但需要省商务厅为企业提供如签证等出境指引帮助。对此,省商务厅大力支持,经过不断协调,将相应事项妥善安排解决。
香港一直都是广东企业通往全球的最为便捷的通道。香港占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的地利优势,香港还有国际化的服务和人才,助力广东企业高效配对全球资源。以贸发局为例,贸发局在全球设有50个办事处,多年来建立了广阔的商贸资源网络。
展览是一个很好的、可供大家相互接触的平台。2023年1月起,贸发局将举行多项旗舰活动,包括亚洲金融论坛、香港玩具展、香港国际文具及学习用品展、香港婴儿用品展、香港国际美酒展,以及随后2月举行的海外商贸考察团、3月的国际珠宝展、国际影视展。4月是贸易展览旺季,贸发局将举行多个大型展览,包括全新的InnoEX香港国际创科展以及春季电子展、春季灯饰展、时尚家品展和礼品展及五月的国际医疗健康周等。
贸发局此次举行的玩具展等三项展览,是省商务厅“粤贸全球”项目中的一项对接计划,此次,广东参展企业大概有150多家,参展人数估计会超过1000人。今年的前4个月,还有很多国际性展览可以帮助广东企业去接触海外的买家。
南方财经:随着市场表现的逐步回稳,不少香港企业正在加紧布局在内地的业务拓展。目前着力“北上”或积极拓展的香港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
黄天伟:在2002年,我曾担任香港贸发局深圳代表;二十年后,我回到华南区任职,有了不同的发现:正在“北上”的香港企业与二十年前的港企完全不同。20年前的香港企业以制造业为主,现在更多的是以服务业为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香港企业也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内销市场。经过这几年的接触,贸发局发现一些蛮不错的企业,比如有眼药企业、有人造肉企业,还有在科技领域的企业。比如说,有企业研发了可以涂在任何物体表层的新型环保涂料,不需要再经过电源就可以降温,这有助于绿色环保发展,也是香港企业在科研方面的一些突破和创新。
这也是香港企业抓住大湾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重点所在。在供给侧方面,大湾区有完善的科技生态圈,有助于企业发展;在需求侧方面,大湾区有8000多万人口,城市众多、消费能力高,有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让企业去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南方财经:除了内地的助企纾困措施之外,“北上”港企还能获得怎样的扶持和帮助?
黄天伟:贸发局在内地做了很多工作,来帮助香港企业开拓内销市场,以及为他们寻找合作伙伴。
在开拓内销市场方面,贸发局有一个计划叫“内地发展支援计划”。计划主要是帮助在内地已有驻点的香港厂商,为他们在转型发展、产能提升方面提供一些帮助。贸发局积极帮助厂商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或是寻找经销商、零售商来帮助企业开拓零售市场。
面对内地庞大的零售市场,企业可能不清楚应该如何开拓自身业务,这对企业来说是新的挑战,贸发局应该加重这方面的帮扶力度。贸发局的GoGBA服务平台,可以帮助从未接触过内地的香港企业了解内地市场的新趋势、新机遇和发展机会。
另外,国家提倡企业“走出去”,寻找海外的机遇,而贸发局也会帮助内地企业国际化。贸发局在全球有50多个办事处,可以为内地企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在厂商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
贸发局会组织研讨会或展览考察团。比如贸发局在海外找了一个项目,该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或人才,通过贸发局的海外网络,先寻找内地合适的投资者,或通过香港寻找服务供应商。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例。贸发局可以寻找包括建筑、设计、评估或运营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团队去海外考察,如果合适,再组成一个团队投资该项目,这是贸发局帮助企业国际化的方式。
大湾区要成为服务全世界的科创平台
南方财经:在广东的香港企业,主要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或者诉求?他们可以如何与内地企业和组织、政府部门等等主体协同配合、相互赋能支持?
黄天伟:除了拜访以外,贸发局还会做调研,了解香港企业面临的问题。比如,如何开拓内销市场?贸发局也做了一些调研、研讨会或者座谈会。
通过反馈得知,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市场机遇。企业想了解,大湾区、长三角、北京、成都、重庆或是西北,哪里有机遇。其次,企业希望开拓人脉和网络。第三是如何解读新政策,企业需要进一步与各地沟通细节,也希望贸发局可以给予帮助。最后,企业希望了解更多的市场资讯、趋势和机遇。
南方财经:制造业在广东是当家产业,同时也是积极探索建设战略支柱产业。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高地的过程当中,广东和香港可以如何更好地发挥彼此优势,携手建设?
黄天伟:香港最新的《施政报告》提及,要推动香港的科技创新发展。一是要完善创新生态圈,二是壮大人才库,三是要建设智慧城市,四是要融入国家发展。
贸发局一直提倡的观点是: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服务全世界的科创平台,不光服务湾区,也要服务全世界。“香港-深圳-广州”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生态圈,比如从香港开始设计,在深圳起模板,到广东其他地方生产,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企业还可以在香港进行融资、IPO等其他专业服务。当然,最重要的是生态圈,大湾区有8000多万人口,同时消费能力很高,市场很大,也是检验产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南方财经:近年来两地就人才资质互认等方向开展了密集的探索,当前来自香港的专业人才在内地创业可以享有哪些便利?
黄天伟:最主要的还是两地专业人士的资格互认。比如律师、会计师、设计师、建筑师等,如果大家可以互相认同,人才就可以在区内自由流动。
南方财经:当下来内地发展的香港青年越来越多,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人才环境具备哪些独特的发展优势?在万众万企参与科技创新的大潮中,香港创业者与内地的相遇意味着哪两种火花的强烈碰撞呢?
黄天伟:我曾到访前海和南沙创享湾,碰到不少香港的年轻创业家和科学家,大部分年龄不超过30岁。这些创业青年和科学家有很多新点子,但是不知道如何进入场景应用,并希望获得帮助。
比如香港的科创人才发现某个场景可以在企业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或是提升效率,贸发局会寻找有相应需求的内地企业进行对接。通过交流,贸发局可以帮助他们促成合作。
——————————————
出 品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财经客户端
总 策 划丨邓红辉
策 划丨杜弘禹 丁青云
内容统筹丨梁小婵 谭 婷 李 振
执行统筹丨刘 巷
视频统筹丨朱景辉
设计统筹丨林军明
内 容丨程立元 刘 巷 金 珊 刘雪莹 实习生:陈可人 邓祺锐 向添雨
拍摄剪辑丨章启良 梁远浩 甘 俊 实习生:欧梓锋 余心雨
审 校丨辛 灵 蒋 韵 黄志明 胡晓凌
(作者:程立元,刘巷,金珊 编辑:梁小婵,谭婷,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