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姨,不姓菜,姓罗。

“菜”,是左邻右里给她的“姓”。


(相关资料图)

菜姨有着一张微胖的脸,自称是普普通通、其貌不扬的“广州师奶”,但她在小区中人缘很好,街坊邻居看到她都会亲切地打招呼,聊些家长里短。她在自家天台种了菜,喜欢送给邻居街坊,久而久之,街坊便亲切地叫她“菜姨”。

菜姨的家在四楼,也是所在居民楼的顶楼,退休后闲不下来的她便和丈夫岑叔开始收拾天台,布置地基、购买种子、学习施肥……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她用瓷盆和泡沫箱子堆砌出一个闹市中的“小菜园”。小菜园夏收瓜果冬收菜,葱姜蒜郁郁葱葱的占据了一角,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生机勃勃。

种菜其实是一件“苦差事”,冬需挡风、夏需遮雨,照顾好“小菜园”并不容易。但菜姨对此乐此不疲,有了这块小天地,生活好像多了一份寄托。她每天上去浇水施肥,在朋友圈记录瓜果生长的过程,从种子开始,发芽、开花、结果都是她一手操办,再到端上自家或别人的餐桌,会让她有满满的自豪感。“现在天冷了,但油麦菜和泥土里的萝卜还在长,今天将油麦菜割掉,明天还会长出来。”“其实一颗菜能有多贵?不都是一份心意,听到邻居叫我‘菜姨’,我就高兴。”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天台,几乎“承包”了半栋楼一整年的新鲜蔬菜。而菜姨的菜园子,在疫情期间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菜姨家住广州海珠区凤阳街道,距离此次广州疫情“暴风眼”康鹭片区只有不到百米。11月11日起,海珠区强化全域疫情防控措施,海珠区除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场所正常运行外,其余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广州市仍处于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菜姨赶忙连夜上天台摘菜,将油麦菜、萝卜、芥菜通通摘好,叫上岑叔和孙子一起打包了六七份“蔬菜包”,送到邻居的门口。一份芥菜、一份油麦菜,一个萝卜、菜姨拎着蔬菜包挨个敲邻居的门:“菜姨来送菜了!”

菜姨记性很好,二楼小伙子喜欢吃生菜、对面屋喜欢吃番茄,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年过七旬的菜姨和岑叔,腿脚不利索,儿子也不在身边,街坊便常常帮助他们。那位喜欢吃生菜的二楼小伙子常常会帮菜姨将大件物品搬上家;当孙子上网课网络不好当时候,邻居会帮忙检查网线……

菜姨的邻居中,有一名来广州打工的年轻女孩小赵。由于工作原因,小赵早出晚归,家里不常开火,都是靠外卖过日子。菜姨知道她的情况后,会不定时向她送上一碗热腾腾的老火靓汤。小赵感激之余会和菜姨开玩笑:“您看,您都把我养胖啦!”菜姨笑着回复:“小女孩胖点好看。”

小赵在闲暇时光会陪着菜姨上天台浇水施肥,向她学习如何种菜。最近,小赵发来了一条信息,上面记录了她居家的“学习成绩”——叉烧炒鸡蛋和白灼生菜。

“下次您来我家,我请您吃饭。”小赵说。

管控期间,岑叔陪孙子上网课,菜姨下楼领取物资,见到社区虽比平时清冷,但井然有序;小区外有货车缓缓驶入,里面装着分装后的物资,确保每一个居民生活无忧。领取物资时,二楼小伙子会一直帮她提上四楼;当孙子上网课网络不好时,邻居会帮忙解决网络问题。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她反而更体会到邻里之间的温情。

菜姨说:“其实广州物资充足,但新鲜瓜果还是比外面买的好吃,街坊们喜欢,我就高兴。”

菜姨希望这个城市能尽早好起来,恢复成平时她所爱的模样,就像天台上的菜园子,生机勃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