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16日讯(记者 袁征一方 胡津玮 叶梅)近年来,深圳立足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加速推进“粤菜师傅”工程,打造烹饪技能人才高地。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烹饪协会创会会长黄平认为,“粤菜师傅”工程的实施,让广东美食“烹”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使得粤菜文化传承、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经济振兴得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资料图】
从就业到创业:体系化培育助力粤菜烹饪人才输出
在深圳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各有不同,因此美食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不论是全国的八大菜系,还是各地方的小吃茶饮,都能够在深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目前,深圳餐饮业从业人员达数百万人,近年来从业人数整体上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是城市中人数占比较大、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群体。“由于消费需求的增长与多样化,餐饮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非常需要能够烹饪出好餐饮的从业人员。‘粤菜师傅’工程为餐饮从业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黄平如是说道。
据了解,自1988年任职深圳市饮食服务公司培训中心主任起,黄平便致力于厨师人才的培养。在餐饮培训体系仍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结合行业现状,深圳市政府于2018年提出并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这与黄平一直以来的想法与实践不谋而合。
2019年,在“粤菜师傅”工程实施的背景下,由时任深圳烹饪协会会长黄平牵头,与各餐饮企业携手成立“行膳餐饮研究院”,并于次年被授牌“粤菜师傅”工程教育培训基地。不断完善的培养体系,为餐饮业持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据悉,目前,该基地已培养粤菜骨干300余人,对粤菜人才输送与文化传承影响深远。
凭借对粤菜行业在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评价、行业自律管理的贡献,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2021年,黄平荣获首批“粤菜师傅”五星名厨,广东全省仅有30位。“作为餐饮行业中的一员,我希望能够让年轻人爱上烹饪专业,加入到餐饮行业中来,为行业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黄平说道。
在黄平带领下,根据“粤菜师傅”工程培训教育的纲要内容,行膳餐饮研究院针对粤菜不同分支菜系,如潮州菜、广府菜、客家菜、深圳新派粤菜等,研发制定了不同的培养计划与课程。通过精细化、体系化、创新化培养,让人才不仅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也能够发挥所学理论与技能进行创业,开设属于自己的餐饮店。
从田间到餐桌:带动农渔业产业发展 加速乡村经济振兴
“在‘粤菜师傅’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其中一项重大工作便是与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方针相结合。”黄平告诉记者,在广西对口扶贫项目中,行膳餐饮研究院通过相关课程培训,培养出不少烹饪人才。在掌握相应技能后,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大大推动了乡村餐饮业的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除乡村人才的培育,黄平也在主导农业产业产品和关键工艺技术上取得研发突破,让乡村中的农产品输出问题得到缓解,他也因此于2022年荣获“乡村工匠”烹饪专业正高级职称,该职称广东全省仅12位,黄平是深圳市唯一一位。
黄平向记者介绍道,在过往的培训过程中,不少学员会选择留在当地,开设自己的餐饮店与农家乐。他们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种植或生产的原材料,运用“粤菜师傅”工程培训课程中的烹饪关键工艺技术制作菜品。他们将绿色健康的产品从田间引进到餐桌上,为周边城市居民前往乡村消费、品尝美食创造出新的需求,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产品输出问题,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粤菜师傅”工程也使得深圳本土许多传统的粤菜菜式再次被发掘。例如南澳的海胆鲍鱼、沙井的蚝,在“粤菜师傅”工程实施后均重新获得消费者与市场的关注,一方面促进了农渔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了众多美食爱好者的味蕾,可谓一举两得。
传承发扬粤菜美食文化 让世界品尝“广东味道”
行膳餐饮研究院不仅是培训基地,也是餐饮行业发展的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行膳餐饮研究院经过大量走访调研、数据采集,发布了《深圳餐饮产业发展报告》白皮书,以专业视角解读深圳餐饮业现状趋势,为政府、企业以及关注餐饮的普通群众提供参考,并为行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行膳餐饮研究院还是餐饮品牌的“孵化器”。从产品端、生产端、运营端到销售端,行膳研究团队开发制定餐饮全流程闭环方案,并运用到餐饮品牌的孵化培养中。目前已孵化出如“食界”“华夏星运”“摊上小市”“辣鼎趣”“和风好牛”“焦鸽”等餐饮品牌,市场反响良好。
“民以食为天,餐饮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行膳餐饮研究院也一直致力于餐饮业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黄平对记者说道,行膳餐饮研究团队不仅深入钻研粤菜文化的历史起源与现状,同时也在粤菜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在探索道路上,我们也将不断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至商业模式的设计与推广中,让粤菜文化在深圳、在全国,乃至走向世界,都能够高质量可持续地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