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入海口,红白相间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安然停靠在码头边。

这里是广州南沙,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全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最大的科考船专用码头。

2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了解广东科考挺进深蓝的硬核力。


(资料图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

建码头

最深泊位可以停靠4万吨的科考船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占地300亩。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科考码头和岩心库。”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基建处副处长许晓东介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涉海科研单位,而这个位于广州南沙科考船码头,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船专用码头,“大”体现在很多方面。

“我们有五个泊位,最深泊位可以停靠4万吨的科考船。另外,我们的码头岸线也很长,有1000米,科考船泊位长700米。”

去年12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正式抵靠码头。“这标志着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正式启用,我国深海探测基地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选择南沙,也是因为这里是广东乃至全国海洋科技企业和机构集聚的地方。”据悉,码头通过支航道与广州港主航道相连。

而在功能方面,则具备船舶停靠、备航补给、指挥调度、维修养护等功能,是我国开展大洋科考合作和深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造船只

国内科考先锋船,可勘测也可提供保障

总长85米,排水量7224吨,载员150人,续航力12000海里。这是“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和它一起停靠在码头的,还有六号和八号科考船,“它们都是国内科考的先锋船。”“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长黄棉煜感慨。

“海二船不仅具备多学科、多技术、多手段的综合科考调查能力,还具备满足服务和保障钻采平台的功能。”黄棉煜告诉记者,“海洋地质二号”的前身,其实是一艘水下支持维护船,经过改造升级后,已成为一艘具备伴随大洋钻探船进行全球航行作业能力的多功能保障船。

如今停泊在广州南沙的“海洋地质二号”,肩负着挺进深蓝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多个范围内,我们的船可以搭载不同设备和仪器进行实地调查。探测地形地质、探测地球资源,还能提供物资补给、人员轮换、海上消防及救援等保障服务。

“海洋地质二号”。

“可以说,是对我国现有科考船系列的补充,将大幅提升深海重装备探测能力。”黄棉煜说。

做科研

海洋钻探样品,“一手资料”很珍贵

“对于我们来说,海洋钻探科考,获得的样品是非常珍贵的,这是一手资料。”许晓东看来,这份“一手资料”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深海可能蕴含着地球演变、生命起源、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答案。

而经过海洋科考获得的样品,根据类型不同,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岩心库进行分类检测。常温库、冷藏库、自动仓储系统、“我们把样品采集上来,为后期研究打好基础。包括化学、生物、矿物检测,就是为科学目标服务的。”

海洋科考获得的样品。

后期通过检测获得宝贵参数后,就可以展开研究。“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整体气候变化、海洋演化、环境资源变化等等。”

“例如,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在海底地层,是非常高效的清洁能源。”许晓东介绍。

据悉,今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和“国之重器”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建设,为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李芷琪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