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93号)及配套规范性文件自2022年12月实施后,广州医保职工门诊待遇也迎来了变化。然而对于新规定的具体细则,不少市民仍觉“蒙查查”,门诊待遇改革具体有哪些内容?大家对新政改革的感受又是怎样?下面,记者通过实地探访、案例分析和专家解读,为大家一探究竟。

门诊待遇改革后


(资料图)

职工门诊报销上限大幅提高

今年27岁的广州职工医保参保人吴小姐,今年1月因滑雪不慎摔伤出现髋部疼痛症状,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下称“广医五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医,后续还在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康复理疗训练,当月门诊总费用2353元。以往每月医保门诊最多只能报销300元,然而在新政策实施后,当月医保报销达到1512元,吴小姐只需自付841元。

“我们年轻职工平常看病不多,真有急病、意外需要就医,以往医保门诊报销的数额仅仅是杯水车薪,往往自己出的钱比报的多。这次意外受伤,本以为要花很多钱,没想到赶上医保新政策实施,一个月就省了1千多元,花小钱就能在三甲大医院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可真是太好了!”对此次就诊经历,吴小姐非常满意。

据广医五院医保办主任周欣欣介绍,此次医保待遇变化,打破了以往的月额度限制,门诊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月度限额(300元/月),调整为年度限额,不再受月度限制了。同时,年度限额也大幅提高,据测算,2023年在职职工普通门诊最高支付年度限额约为7200元,较以往限额同比提升了1倍,退休人员约为10100元,较以往限额同比提升了近2倍。相比改革前,现行的医保新政策让市民在有医疗需求的时候,能提供更大医疗保障和实惠,大幅度降低了费用负担。

新政实施之后的2022年12月、2023年1月,广医五院一共惠及4.3万参保人,次均就医报销比例环比提升121%,报销费用增加110%。其中,单次报销超300元的共计3568人次,约占总就诊数的8.3%。

门诊待遇改革后

职工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扩大

家住广医五院附近的广州退休职工何女士也切实感受到了门诊待遇改革后带来的实惠。何女士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每个月都要定期跑医院好几次。以往虽然每个月医保卡里会打一笔钱,但因为报销得不多,算下来自己出的也不少。

今年1月,她又因心悸到广医五院心脏中心下属心血管内科门诊就医,当月门诊总费用1476元,医保报销947元,自付529元。除此以外,新冠“阳康”后,她还去医院做了CT、心脏彩超等检查,惊喜地发现,以往这些在门诊都要自费的诊疗项目,现在都能报销了。“医保门诊统筹范围扩大了,待遇好了,我们这些身体不好的老人家,以后就不用总是担心门诊看病贵了。”何女士开心地表示。

新政改革后

患者医生双受益

“新政策不仅方便了患者,同时也方便了医生,可谓是双赢的变化。”广医五院的欧医生深有体会。以往广州职工医保门诊报销范围有限,诸如关节松动训练、腰椎和颈椎病推拿等康复治疗项目,以及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检验检查项目在门诊不能报销。且由于月度额度限制,部分患者门诊就医需要自付较高的费用,在门诊治疗时顾虑较多。现在新政策改为年度限额,患者可以结合实际门诊需求在一年内合理统筹使用,而且把核磁共振、CT等许多患者都迫切需要的项目纳入了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大大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同时,更贴合医疗实际,有助于医生施行合理的医疗措施。

据广医五院医保办主任周欣欣介绍,医保新政改革后,虽然部分人个人账户减少,但职工统筹待遇大大提高,从长远看参保人是获益的,新政策如门诊支付限额由月度限额变为年度限额、限额大幅提高、门诊和一类门特支付比例提升、门诊统筹支付范围扩大、门诊相关费用不纳入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累计范围等,这些变化回归医疗保险本质、贴合临床实际,让更多真正有治疗需要的参保人享有更好的医保待遇,也更有利于合理治疗、分级诊疗等工作的开展。除此以外,普通门诊选点也在以往“一大一小”的基础上,多了一个中医院的选点,还不用受门诊选点“先小后大”限制,市民就医更便捷了。

广医五院周新科院长表示,此次调整职工年度限额、提升支付比例、扩大门诊统筹支付范围等医保政策改革,让医院有了坚强的医保政策支持和后盾,专注于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门诊医疗质量。作为广州东部唯一一家市属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我们拥有普通外科、泌尿外科2个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康复、心脏、血液、肿瘤、鼻咽癌六大临床医疗中心,时刻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我们深知,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为此,医院始终严格执行医保政策文件,按照上级行政部门部署,紧紧立足医院实际,强化“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医保管理工作,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便利安全的医疗服务和更全面有力的医疗保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