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疼不疼,这呢?可能是手腕桡骨侧受伤了,先上夹板固定,再去医院拍片子进一步确诊是不是骨折……”近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天定山滑雪场医务室内,特聘医生孔祥东正在为因滑雪“追尾”导致手腕受伤的小姑娘处理伤情。

北京冬奥会临近,人们的滑雪热情不断升温。作为一项高危体育运动,滑雪在给爱好者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也容易带来种种意外伤害。为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出现意外伤害时第一时间处理伤情,同时做好伤害预防,成为各大滑雪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雪场救援是与时间赛跑

天定山滑雪场的医务室位于雪场旁边,透过玻璃门,救援人员能随时看到雪场上的情况。医务室内,药柜、轮椅等设备一应俱全。孔祥东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血压计、听诊器等,旁边的急救箱里装有氧气瓶和各种冻创伤药物。用于救援的雪地摩托车、救护船等设备停放在雪场的相应位置。

冰雪运动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人身危险性大等特点,近年来各地滑雪场、滑冰场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2020年至今,游客与滑雪场经营者产生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的案件达数十例。

“初学者相对容易受伤,如果不聘请专业教练,在不了解滑雪要领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准备和热身,或者只练习一两次就到中级雪道滑雪,不仅容易摔伤,也容易撞伤别人,造成追尾事故。”孔祥东说,伤者主要是四肢关节脱位、软组织拉伤以及骨折等,以轻伤为主,“大部分情况都能由雪场的医务室进行处理,但如果伤情严重,需要雪场医务人员做紧急处置后再由120救护车送至医院救治。”

去年12月中旬,一位12岁的男孩在滑雪时不慎摔伤,接到电话后,救援队在1分30秒内赶到现场,随后将其转运至医务室。孔祥东检查发现,男孩胳膊脱臼,整条手臂都失去知觉,但无法确定是否骨折。医务室人员将男孩受伤胳膊用三角巾固定后,又在20分钟内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全面处理。医院诊断称,孩子脱臼压迫神经,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造成胳膊麻痹的严重后果。

“救援速度快慢直接影响事故处理结果。”天定山滑雪场山地运营经理李龙告诉记者,为第一时间到达急救现场,医务室配备了一名有30年从医经验的全科医生,以及一支由14名专业滑雪救援员组成的救援队,“接到游客求救电话后,救援人员在2分钟之内到达事故现场,5分钟内转运至医务室,这比15分钟之内到达受伤现场的国际救援标准还要快。”

游客少受伤雪场少损失

今年32岁的李龙已从事滑雪场管理工作8年,先后在4个雪场就职。他告诉记者,雪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要把各项管理细节“抠”到极致,充分预想到各种安全风险,还要针对实际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升级。

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冰雪运动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冰雪运动场所应当根据要求配备符合安全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救护员、巡逻员、巡场员等安全责任人员。此外,齐全醒目的各类安全标识、救护设备、冰雪运动安全守则等也是雪场上的必备品。

“雪场建设之初,就在安全方面投入了1000多万元,在近几年运营中,每年还要投入不小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雪场安全指示牌、防护网、头盔等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天定山滑雪场总经理辛立强说。

“雪道安全网原来是单层网,后来根据实际需要将重点位置换成了双层网;安全警示每年都在增多,要保证雪道内无任何死角……”李龙说,为了更好满足夜场游客的滑雪体验,日场结束后,雪场还要及时进行压雪作业,对雪道进行维护,这样雪道会重新变得松软,减少游客摔倒时的受伤概率。

辛立强表示,“‘救火’再快不如‘防火’到位,为保障游客人身安全,雪场在安全管理中,要将预防放在第一位。只有尽量保证游客少受伤、不受伤,雪场的各项损失才能降到最低。”

“雪场管理更周全,安全更有保障”

不过,从行业整体管理情况看,滑雪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详细规定的管理标准和规范。辛立强称,自己入行滑雪场管理行业23年,先后在七八个滑雪场工作,目前来看,各滑雪场的安全管理细节,还是主要靠个人经验。“老板舍得花钱,负责运营的人考虑得更周全些,安全就会更有保障。这也是不同滑雪场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

“现行管理办法对雪场安全措施提出了基础要求,但在具体落实中,有的保障措施有也行,没有也行,比如魔毯的验收,就没有固定标准,相关部门检查要求也各不一样。”辛立强说。

近两年,随着滑雪产业规模扩大,行业对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滑雪场,制定不同标准的安全管理细则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修订的《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在内容上更加重视安全问题,如明确了要在显著位置标识出“滑雪道的等级、平均坡度、最大坡度及滑雪道的长度等详细情况。”我国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滑雪场管理规范,对配备医疗急救室、救护运输设备和专业医务人员等内容进行规定。(工人日报记者 柳姗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