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双减”政策落地半年来,各地大幅压缩校外学科补习。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家长经济能力相对较差的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来说,这成为缩小与珠三角地区教育差距的新契机。如何抓住这个机会,破解广东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多名省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欠发达地区师资队伍培养及财政投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广东正推进综合教学设计。
校外学科补习大幅缩减
享受教育资源更为公平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落地,要求校内减作业负担、校外减学科补习负担。
“双减”政策释放巨大正效应的同时,会否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拉近与珠三角地区教育差距的新契机?
过去,广东教育薄弱地区受制于学科类补习资源、家长经济能力等原因,在学科补习方面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望尘莫及”。“双减”后,无论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校外学科补习都大为缩减,孩子们不必再奔波于补课和刷题,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童年。
元旦后,广东再发力,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基准收费标准(培训课时时长为30分钟)核定为20元/课时人次。各地市也相继出台线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指导价。低廉的价格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对于有需求的家庭和孩子来说,可以相对公平地享受到校外教育资源。
将发布综合教学设计指南
为义务教育课堂“兜底”
“双减”要求校内减作业、加强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广东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执行了作业公示制度,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压力,并在显眼位置设置了“年级作业公示栏”,通过定期公示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避免出现随意布置作业的现象。
广东省人大代表、湛江市第八中学副校长陈玉娟介绍,湛江地区的中小学都成立了“双减”工作小组,推出“‘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等微课题研究,以名师工程有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触动底层老师思想变化,打破作业越多越好的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学习兴趣、学习质量。
省人大代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石泉小学校长黄芷君介绍,“双减”后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提高质量,创新作业设计方式、内容,吸引孩子乐于做作业。例如,该校的寒假作业是线上跳绳比赛、家务劳动、公益活动等内容。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正在推进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教学设计,已经在深圳组建了一个未来课程中心,研究怎样实现学科的综合教学设计。综合教学设计成果未来将以指南的形式发布,每一科指南对每一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保证包括农村教师在内的每一位教师,拿到指南就会操作。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科创类教育师资有缺口
“双减”成为“十四五”教育改革突破口,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成为大势所趋。广东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双减”之后,越来越多学校在课后开设素质拓展课程。不过,省人大代表、汕头市聿怀中学校长邱文荣指出,对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来说,无论是学校内部还是社会上,素质教育资源、师资都相对缺乏。
黄芷君介绍,学校2000多学生、44个班级,只有1名信息技术老师,没有专职的科技老师。学校开设的科创类项目课程想引入第三方机构,但受制于质量和经费,也难以达成。此外,山区学校家长对孩子们素质教育培养的观念还有待提升。
省人大代表、惠州市第十一小学方直分校校长谭文娟介绍,学校开设20多个项目的课后服务,集中在音乐、美术、体育类,而科创类项目比较薄弱,“学校缺乏专职的科学老师,惠州地区科技类的第三方机构数量也不多,编程、航模、人工智能等发达地区开展的素质教育项目我们很难开展起来。”
代表建议
线上共享发达地区优质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陈玉娟建议,在课后服务的落地过程中,要加强对课后服务课程设置、开发的研究和指引,让课程更加规范、适应孩子发展升级需求,加大对于课程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谭文娟指出,素质教育主要还是由学校承担,因此归根结底是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因此需要提升、培养教师队伍素质。她建议在与发达地区线上资源共享的同时,线下提升教师的教研和授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黄芷君则呼吁加大对“薄弱”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
广东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开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加强评估与监测结果运用;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树立科学成长成才观念,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单一评价倾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后如何评价教学质量,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标,“双减”如何与中、高考衔接,也没有明确模式。
多位代表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方案和规定,落实教育评价改革与升学制度的衔接。
问两会
“双减”真的能减轻升学压力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柳卓楠
广东已进入省两会时间。今年省两会,大家关注啥?省两会前夕,羊城晚报推出“我有问题问两会”征集活动,诚邀广大读者和网民朋友提问,引发广泛关注。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双减”政策、“三孩政策”的配套措施、乡村振兴等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来自广州的一年级小学生杨琛雨提问:“双减”政策实施后,她基本没有家庭作业了,可她以后还需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双减”政策真的能减轻升学压力吗?
羊城晚报记者将杨琛雨的提问带给了参会的省人大代表、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刘洁贞。
“小朋友,你问的问题也是许多孩子和家长都疑惑的问题。”刘洁贞表示,“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家长和学校对于限制课后作业有所担忧。“小学低龄段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拓展孩子的认知面。”刘洁贞表示,学校方面要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效果,也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学习的拓展和延伸。
对于低龄段学生而言,书面作业可以在学校解决,但老师要及时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业情况。家长要重视孩子课后朗读、阅读和表达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孩子拓展知识面、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这些对孩子将来高年级的学习十分有帮助,甚至胜过书面作业带来的效果。”刘洁贞说,只要大家对“双减”政策理解到位、学校根据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和给予明确指引,就不必过多地担忧孩子将来的成绩问题。
刘洁贞表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应当有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标准,她建议,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不只是以学业成绩作为关键指标。“家长最担忧的是孩子将来的升学问题、出路问题,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需探索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在探索通过增加优质高等院校学位、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下功夫。”刘洁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