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火的老年教育,让许多老人都期盼能在老年大学里寻求知识和快乐,而且还有不少热衷于上学的老人甚至乐于“只读书不毕业”,并希望老年大学能办到“家门口”。本市老年教育如何发展?怎样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市教委相关部门和一些老年大学、老年培训机构。
提高内容吸引力
“现在老年大学的课越来越丰富,比以前增设了许多新课程,让我们老人可以有更多选择,也更有吸引力了。”北辰区老年大学学生刘阿姨对记者说,由于现在老年大学设置的课程丰富多彩,有的老人在选课报名时甚至难以取舍,会根据上课的时间选择上两门课。
北辰区老年大学校长付桂兰告诉记者,与其他区老年大学一样,近两个学期以来,学生人数几乎翻倍增长,而且学生们越来越“潮”,瑜伽班和模特形体班都特别受老人喜爱。为了满足老人对课程多样性的需求,他们本学期专门开设了一门“综合课”,将许多老年人关注的新鲜内容加入其中,如育儿培训、积极老龄观、服饰与搭配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学生们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他们还会独立开课。“我们还尝试开设了‘数独课’,一开始我们也不确定学生们会不会感兴趣,没想到,一经推出,大受欢迎,所以我们就在全市率先正式开设了这门课程。还成立了教研组,明年准备向全区各镇街老年社区教育学校推广。”在付桂兰看来,老年大学未来开设哪些课程,在符合国家养老政策的基础上,只有倾听老人们的心声,才能进一步提高老年教育的吸引力。
努力向社区延伸
“社区老年大学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最靠近老人生活圈的学校。”河东区松风东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如虎介绍,该社区现有1637位60岁以上老人,为了营造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氛围,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今年3月,在河东区民政局、东新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松风东里社区老年大学正式开学。该社区老年大学依托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社会事业系,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专业资源的优势,通过“校社联动”模式,邀请学院师生和学生社团组织走进社区,开设了金融理财、膳食营养、美容美发、缝纫制作等12大类70多个专业课程,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上老年大学。此外,他们明年将与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深度合作,在社区建立实践基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进社区。
市老年人大学副校长潘望远表示,他们将通过“一体两翼”模式来推进老年人继续教育,“一体”是指学校本部把优质资源培养好,“两翼”是指开设校外教学基地和远程学习网,拓展教学资源并输送出到老人身边。“2004年,我们发现一些学有所成的学生发挥余热,在社区辅导更多的老年人。学校受到启发,开启了‘章鱼式’发展模式,在校外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缓解老年人求学难的问题。”市老年人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崔玉忠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在140多个社区建立了17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这样一来,把学校的教育资源延伸到了社区,让老人们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大学梦。
此外,记者从市教委继续教育处了解到,目前,全市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老年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数占老年人总数的40%,远高于国家要求的20%水平。“十四五”期间,针对本市老年教育仍然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资源短缺、经费不足,高水平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老年教育场地设施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等问题,本市将着力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健全“市老年大学—区老年大学—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村(社区、居委会)老年教育学习中心”老年教育四级办学体系;建设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和老年教育学习中心,使其成为老年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教育、组织、文化、老龄部门等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拓展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功能,开展老年教育,推动养老服务向“助学”延伸;加强老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丰富远程老年教学内容;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通过这些方式和举措,完善老年教育发展管理体制,让老年人在家门口或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老年教育。
社会力量同参与
“通过尝试,我们发现老年人培训教育是一片‘蓝海’。”蒲公英教育培训学校的负责人李业林说,“双减”政策出台后,他们很快进行转型,调整教育对象,筹办蒲公英老年大学,转向服务老年人。他们用了两个月时间对现有教室进行升级改造,于今年11月15日试运营。“起初,我以为只能招收6个班的学生,正式报名的时候,有300多位老人来报名,现在已经开了12个班。老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时的认真态度,是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他们无论路途远近、刮风下雨,都会坚持来上课,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和感动。”李业林表示,随着与老人们接触越来越多,他们正在进一步规划老年教育的大发展。
在这里上课的70岁阿姨张金凤对记者坦言,她曾在公办的老年大学上过课,由于路途较远,所以想在家门口找一所老年大学。他看这家民办的老年大学环境挺好,而且课程种类也多,老师都很专业,就来报名了。“我虽然是第一次在民办老年大学里上课,但试听了两节课,感觉不错,服务也周到,就把一些邻居和以前老年大学的同学也叫来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年教育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空间,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既能够弥补老年教育资源短缺的不足,还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推动老年教育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提高,为老年人提供了内容更多、质量更好、距离更近的老年教育。
(本报记者姜樾狄慧庄媛胡智伟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