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凛冬将至,但一场罕见的能源危机却正在逼近。与日骤减的天然气库存、节节上涨的电费,还有加不满的油箱,让北半球的这个冬天注定更加寒冷。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趋势下,清洁能源的进场跟不上传统石化能源的退出,供给的反弹跟不上需求的恢复,再加上极端天气的扰动、全球供应链的中断,最终演变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能源供需错配。
行业不堪重负
英国的能源行业已经快撑不住了。当地时间11日,英国能源密集型行业的代表继续与政府官员进行谈判,再次呼吁政府采取行动,扶持受能源成本飙升严重打击的行业。当天谈判结束后,英国商务、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夸西·克沃滕(Kwasi Kwarteng)向财政部提交了一份正式申请,要求财政部对陷入困境的行业提供支持。
行业的这一诉求并不夸张,过去数周,“气荒”“油荒”在英国持续发酵,天然气批发价格一路高涨,英国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协会称,今年以来,天然气批发价格已上涨超过250%,仅8月以来就上涨70%。
为此,能源公司们开始游说约翰逊政府提高能源价格上限。据了解,为了保护消费者免受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英国监管机构为能源价格设定了上限,涉及天然气价格和电价,这意味着企业的调价空间有限。这一机制由市场监管机构Ofgem每年调整两次,明年2月和8月公布,分别于当年4月1日和10月1日生效。
相较之下,能源公司们就比较惨了。上周日,夸西·克沃滕强调,政府仍将对能源价格设置上限。而由于无力承受日益走高的成本,不少企业被迫退出市场,9月29日,英国雪屋能源、恩斯特罗加和辛比奥能源宣布破产,共有约23.3万户家庭受到影响。在过去两个月内,英国有10家小型燃气公司倒闭,受影响客户超过170万。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供应短缺的背景下,一些能源密集型行业也受到牵连,钢铁、玻璃、陶瓷、纸张等行业代表此前表示,除非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应对能源价格高企和供应问题,否则多数企业将被迫停产。
英国两个主要化肥厂已经受影响而停工了,进一步导致化肥厂副产品二氧化碳的供应量减少了60%。英国食品行业警告说,二氧化碳的短缺直接影响了英国的肉类保鲜、家禽屠宰和碳酸饮料制作等行业,很多食品供应可能受到影响。
供需错配
英国的难不是特例,在整个欧洲,能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欧洲洲际交易所数据显示,相较于去年年中约6欧元的价格,现在天然气价格已经飙升10倍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一背景下,从燃气费到电价,消费者的账单越来越高。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电价较一年前的涨幅高达166%、167%、170%、134%。根据比利时佛兰芒电力监管局的数据,当前一个家庭必须支付的平均燃气费已上升至每年1500多欧元,比新冠疫情前多出近500欧元。
欧洲各国政府已经出手。希腊政府日前宣布了一揽子计划,包括将电力补贴金额增加一倍,降低电费账单中社会费率,对居民用电及天然气提供折扣等;西班牙政府则决定,在今年年底前下调电费增值税,并暂时取消能源公司发电税;意大利政府也已拨款数十亿欧元,作为补贴发放给相关企业。
供需错配是此次危机的主导因素。国际能源署(IEA)在其10月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中指出,由于强劲的需求和意外的供应瓶颈,全球天然气市场基本面趋紧,导致天然气价格上涨,主要是受经济复苏导致天然气需求强劲增长、一连串的极端天气事件导致额外的天然气消费以及比预期更紧张的供应故障阻碍了天然气生产和出口能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而由于欧洲大量依赖天然气进口,自身供给弹性有限,因此,能源危机在欧洲的严峻程度更为明显。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该地区3/4的天然气依赖进口。
当前,全球不少地区的天然气库存正在快速下降。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当前欧洲区域性天然气库存仅为满负荷水平的74.7%,为十多年来最低水平。美国8月底天然气库存2.87万立方英尺(折合约812亿方),低于除2018年外的历年正常水平。
除了需求端的快速消耗,供给端的情况也不乐观。作为欧洲天然气进口最大的供应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当前的库存水平远低于往年同期。
“北溪-2”的希望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看来,眼下能源危机最深刻的原因,与整个全球的经济系统打乱有关,其实能源是有的,以石油为例,OPEC还在限产说明是有增产空间的,现在主要是需求反弹得快,供给跟不上,造成短期内的短缺。
“其中涉及的不仅是生产,还有更重要的运输物流问题,像美国码头无人卸货、英国缺卡车司机这些问题,就是供应链中断的一个体现。因此,不只是能源,整个经济系统必须吻合发展,一旦出现突变,就会出现像现在这种能源短缺的特异情况。”林伯强指出。
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则提到了另一个问题,在需求端,由于中国市场的经济复苏较快,因此产业向中国倾斜、产能扩张比较快,用电量比较大,也助推了进口价格的上涨。
而这一问题或许还将持续,英国能源监管机构警告称,明年春天,英国的能源价格将再次“大幅上涨”。IEA指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能源供应问题可能将广泛和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各种突发事故导致供应链受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而削减化石燃料投资的背景下。
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韩晓平分析称,这些年来,由于全球实行减排政策,各国在传统能源的投资出现了严重不足。而能源方面的问题可能还会长期存在,因为各国在天然气等传统石化能源领域的投资减少,大的资本已经撤出,比如美国一些大基金已经不再投资天然气,而眼下,风电、太阳能等能源受气候条件的约束太大,核电的量又太小,都难当大任。
的确,欧洲的可再生能源目前还无法填补能源需求的空白。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欧洲可再生能源产生了欧盟38%的电力,其中,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净发电量占比已超50%,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化石燃料。
不过,风能并不稳定,电力供应商Drax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英国经历了十多年来最长的低风量时期,有机构还预测,到2100年夏季,西欧、中欧和北欧的风速将下降多达10%。而即便在最有利的气候条件下,风能和太阳能也无法产生足够的电力满足欧盟全年的需求。根据欧盟的减排目标,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为2050年。
“欧洲拒绝化石能源的态度是该地区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而在冬季,欧洲强制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决定显得过于草率,并且不能在今年冬季承担起责任。”Alpari信息分析中心副主任 Natalia Mitchakova表示。
有人将希望寄托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上。10月4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运营公司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当天开始为“北溪-2”第一条支线注气。这一管道全长1230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约为550亿立方米,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将缓解欧盟天然气资源上的缺口,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有望得到控制。
不过,美欧俄在“北溪-2”项目上仍在博弈,近日有美国国会议员寻求对俄罗斯的“北溪-2”项目实施新的制裁。对此,林伯强称,“北溪-2”项目是把俄罗斯的气供应给欧洲,虽然现在欧洲急需天然气,但美国不希望俄罗斯的气向外输出,因为会打破美国原来的利益格局,因此三方会有博弈。
在欧盟主要智库Bruegel看来,从中短期看,在用于存储可再生能源的电池开发出来之前,欧盟国家将或多或少继续面临能源危机。
(北京商报记者 汤艺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