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记者从江苏省消保委获悉,今年第三季度省消保委系统共计受理消费投诉40442件,咨询9万余件。从商品种类来看,教育、培训服务跃居高位,共计有3691件投诉;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投诉居第二位,投诉量达3557件,问题集中在合同及质量,尤以质量较为突出;此外,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位居第三。
受理校外培训类投诉2026件
“双减”的实施为学生与家长减轻了校外负担的同时,也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第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校外培训类投诉2026件,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68.97%。投诉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售后问题、服务质量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授课老师、授课方式、授课时间发生变化,课时扣减规则,授课质量下降以及夸大宣传等问题。
舆情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江苏省有关校外培训类敏感舆情16384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减”政策下,非法办学机构被查处,例如泰州一地24家非法办学机构被查,5家当场被取缔;二是部分机构存在广告违法行为,如虚假宣传、作保证性承诺等,南京6家教育培训机构被处罚;三是预交学费后,教育机构跑路或破产,如科贝乐“跑路”前诱导分期付款以及南京爱贝国际少儿英语在4月份收费后,突然关门,人去楼空。
在“双减”背景下,省消保委建议家长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注意所报课程是否符合政策要求,避免课程变动引发消费纠纷,同时增强维权意识,及时留存证据,注意合同中涉及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的条款,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跨境网购维权难
第三季度舆情数据显示,江苏全省跨境电商相关敏感舆情共计8808条。其中主要包括:一是出口涉及侵权问题,如南京海关所属连云港海关查获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玻璃杯案,南京海关所属徐州海关查获涉嫌侵权贴纸案;二是跨境网络购物缺乏保障,假货、产品质量遭吐槽,有些跨境电商平台号称产品全部为自营、直采,发生纠纷后,却称产品来源是海外代购,出现问题让消费者找境外商家;三是不法分子以跨境电商为名进行网络传销。
消费者王先生在某跨境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盒价值318元的月饼,收货时被告知无法开具发票,协调退货则需要收取20元寄货费用及税费。王先生认为不合理,遂诉至省消保委,要求商家出具发票或全额退款。接到投诉后,工作人员随即向商家了解情况。商家称,在他们平台购物相当于在国外购物,发票是国内的缴税凭证,国外没有这一规定及概念,因此无法提供消费者想要的发票。在查明情况属实后,工作人员向消费者王先生解释清楚并协调平台补偿100元优惠券,消费者表示满意。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通讯员 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