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秋粮收储时节,10月2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应城,看秋粮如何“颗粒归仓”。

入库前:要经5道检测关

上午11点左右,在应城蒲阳粮食有限公司雷湾库点,等着过磅的车辆排到了大门外。

过磅前,检测人员刘军初都要对每辆大车装载的粮食进行“体检”:根据车身大小,选择4至5个不同点位,将取样管插进粮堆里取样。“至少要取5公斤,搅拌均匀后再从中取样。”刘军初一边将取样器里倒出的粮食搅匀,一边告诉记者。

取样后的粮食,将由检测人员分别进行水分、出米率、黄粒米、重金属含量、黄曲霉毒素等5项检测。

“稻谷水分含量要求在13.5%左右(上下可浮动0.5%)、黄粒米含量不超过1%、重金属含量、黄曲霉毒素检测要都达标。”刘军初说,上述4项检测指标都达标的基础上,定价全看出米率。“出米率至少要在65%,出米率越高,收购价也越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两位检测人员的协作,5道检验关至少花费了半小时。通过重重检测关后,稻谷还要经过两遍清筛,将灰尘、石子、稻壳等杂质清理干净后再入库。

据了解,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不仅入库前要进行5道检测关,粮食出库前,也会再次进行检测。

入库后:每周三次查粮温

“这就是我们今年收的地方储备粮,10号仓库现在储备了287万公斤优质稻。”在雷湾库点10号仓库,记者跟着该公司经管科副科长柯俊爬上近两层楼高的楼梯。打开仓库大门,一股稻谷味儿扑面而来。

柯俊介绍,温度和虫害是影响粮食储存的两大关键因素,粮温越高,就越容易产生虫害。“因此粮食入库后要立马进行通风降温。”柯俊说,现在粮库都有自动测温系统,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查看。同时,粮库管理人员每周还要进行三次现场巡查。

在一个正在装粮的仓库里,记者看到,仓库地上都铺上一层厚厚的稻壳。“这是用来隔潮的,防止粮食返潮。”柯俊介绍,仓库地上还放置了一道道拼接成行的通风槽,用于降粮温和水分。

据了解,粮食进入粮仓后,达到一定时间必须出库。“稻谷两年之内必须轮换。”该公司经管科科长晏涛介绍,按照计划,今年应城县级储备粮总量为1600万斤。今年9月26日开始收购地方储备粮,目前已经收购1200万公斤。

保粮价:全力保障农民受益

“往年这个时候,来卖粮的大车都排起长龙,粮库里也都已经堆满了。”看到公司门口的收购点略显冷清,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元中直言,今年农民卖粮积极性不高,往年这个时候收购基本接近尾声了,现在收购期将拉长至腊月。

去年,应城籼型糯稻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总产19.2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省的15.1%和14.8%,是全省最大的籼型糯稻生产县市。

“与去年同期相比,糯稻收购价每斤降低了4至5毛,目前在1.3元左右,价格没达到农民心理价位。”对于价格下跌原因,柴元中解释道,由于近两年我国糯稻价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运行,今年东北地区糯稻大面积扩种,以及进口政策的调整,造成糯稻供给过剩,价格下跌。

粮价价格下跌,如何保障农民收益?据了解,当地正在申请启动最低收购保护价。“要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就要保障农户收益。”作为市场方,柴元中表示,今年该公司在应城进行了5万亩订单种植,保证每斤糯稻收购价比市场价格高出5分钱。

此外,该公司正在建设新厂房,向糯米精加工方向发力,生产糯米粉、糯米饭等,提高糯米产品附加值,让本地糯米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吴坚 通讯员 黄华斌 冯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