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文,通讯员陈志伟、胡振南摄影报道:金秋十月,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石壁背“1+7”产业基地里的黄豆进入成熟期。近日,记者在大布镇夹水村采访时看到,一块块山坡地上,成片的黄豆犹如一道道“金色”的风景线,大豆植株上挂满层层叠叠的豆荚,豆荚里孕育着一粒粒饱满的黄豆,也承载着种植户丰收的喜悦。
看到成片成熟的黄豆,大布镇夹水村党支部书记文金福笑逐颜开:“去年冬天这里还是撂荒地,已经丢荒多年。经过复耕扭转,今年夏天播种500亩黄豆,建设成为产业基地,预计黄豆总产量可达到15万斤,产值可以达到60万元。通过和企业签订产销协议,黄豆丰收可以为每村集体稳定增收5万元以上。”
大布镇党委书记赵少辉介绍称,当地通过“1+7”经营模式,依托1个乡村振兴平台企业包收包销,由镇内埕头、夹水、英明、白坑等7个村委在产业基地开展擂台赛,还邀请农技专家亲临现场辅导生产技术、管理技巧,不仅唤醒这块“沉睡”的土地,还带动周边村民主动在自家撂荒地种植黄豆近80亩、红薯73亩。
大布镇所产的“大布腐竹”向来以色泽金黄、豆香浓郁、煮不糊、煮不碎等特点为人称道,原材料正是本地颗粒饱满、色泽黄亮的黄豆。通过浸豆磨浆、煮浆挑膜、烘干成竹等一道道工序加工得来的腐竹,备受市场欢迎。但受本地优质原料供给不足、龙头企业少、生产设施落后等因素困扰,番薯干、腐竹、笋干等闻名遐迩的“乳源三宝”,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地积极探索,将闲散、撂荒的土地资源串联成线、包装成块,由村级经联社、村级企业、社会企业合股成立乡村振兴平台企业,围绕埕头村石壁背撂荒耕地打造1500亩产业基地,扩大黄豆、红薯种植面积,为腐竹、番薯干生产提供优质原材料。
赵少辉说,产业基地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摆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首位,实现了稳粮增收的目标,2022年全镇新增黄豆种植面积1000亩、红薯1200亩。
与此同时,当地还将埕头村委闲置的旧办公楼改造为产业振兴标准化帮扶车间,同高等院校合作研发“乳源三宝”即食化产品,建立标准化生产线4条,同步打造独具大布特色的“乳源三宝”体验馆,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业联农带农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