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溪镇长安村,党员干部带领救援人员合力转移群众。赤溪镇长安村供图

“赶快离开!我带你们到安全的地方去。”身披雨衣,拉起皮艇,蹚着深及膝盖的积水,江门台山市赤溪镇长安村驻村第一书记谷文强和同事们挨家挨户探访,组织受汛情威胁的群众撤离。身为一名“90后”村干部,最近几天,谷文强总是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5月13日,广东降低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但省内不少地区降雨仍在持续,防御强降雨的工作仍不能松懈。

暴雨中,不少像谷文强一样的青年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主动投身防汛救灾,展现出奋斗的亮丽底色。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群众和志愿者积极响应、协同作战,共同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

“95后”救援团队架“浮桥”化险情

5月12日晚7时许,河源市龙川县老隆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正飞速赶往水坑风景区。他们要去营救一名被困的学生。早些时候,几名学生结伴到水坑景区游玩,没想到强降雨导致景区一段河流水位暴涨,最终将其中一名学生困在了河中“孤岛”。

“小同学!你先别慌,在原地别动。”赶到现场,装备技师江茂用力将绳子及救生衣扔给被困学生,自己也在安全绳的保护下尝试走向“孤岛”。然而,当时水位太深,水流湍急,江茂发现,要渡河很困难。

面对难题,消防员想出了新办法。他们一边向被困学生喊话,稳定他的情绪,一边寻找稳固的树木做支点,绑好漂浮绳,利用拉梯在现场架出一座“浮桥”。

“我先试试稳不稳。”江茂在确定浮桥稳固后,便在自己的身上绑好漂浮绳,慢慢从浮桥爬到河对岸。队友梁祥添和蔡京峰则在岸边用力拉住绳子。最终,江茂和学生都顺利渡过浮桥,抵达安全地带。

整场救援用了半个小时。虽然现场救援经验丰富、手法专业,但这其实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消防队员们平均年龄只有23岁。面对突发情况,他们展现出超乎其年龄的沉着。

在中山市翠亨新区,同样有一支年轻的团队,为区内市民时刻提防汛情风险。

13日清晨,天未全亮,通宵值班的周铭枝走出项目中心,立即前往翠亨新区的重点堤围、河涌、内涝黑点检查情况。这是几天以来,翠亨新区工程项目建设事务中心市政管养负责人周铭枝的日常。

白天,他到市政道路上对内涝点进行排查处置,晚上在值班室监测内河涌和外江的水位情况。“内河涌的水势瞬息万变,必须牢牢盯住。我们作为团队的年轻力量,更应该在这个时候勇于承担责任。”

周铭枝今年26岁,整个团队的成员基本与他年龄相仿。这几天,他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积水最严重的路段。“越是艰险,就越需要我们。我们不怕熬夜,也不怕辛苦,只希望能够守护好新区市民的安全。”

连日来,全省防汛一线,处处闪现青春的身影。雨水、汗水从年轻的脸庞滑落,遮不住他们坚毅的神情。

巾帼“乘风破浪”扎入防汛一线

“阿婆,在这里住得还习惯吗?”5月13日上午,在广州市花都区梯面小学集中安置点,梯面客家嫂先锋岗队员江青云轻声问候转移群众。今年94岁的韩爱莲家住梯面镇五联村,因持续暴雨影响,10日就转移到了集中安置点。“这里的饭菜煮得软烂软烂的,我吃起来不费劲。”她笑着点点头说。

梯面客家嫂是梯面镇按照“党支部—先锋岗—专业队”的工作模式,打造的一支包括11个先锋岗、5支专业队、173名女队员参与、覆盖全镇的以客家女性为主体的党员先锋服务队伍。

10日至13日,梯面镇遭遇持续性暴雨。梯面客家嫂先锋岗队员第一时间赶赴到各自负责片区,分片落实包干责任,动员隐患点周边群众彻底转移。

红山村村民李秋香已年满80岁,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家里人对于转移一直都有抵触的情绪。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梯面客家嫂党支部书记吴展红联系上梯面卫生院,安排老人搭乘急救车到医院暂住两天。

从10日开始,吴展红已连续三天坚守岗位,却无丝毫怨言。“之前,面对还未出现的暴雨,很多村民不理解,不愿意配合。”吴展红说,客家嫂们平时和群众接触多、关系密切,大家就耐心做思想动员工作。

让吴展红感动的是,梯面客家嫂队员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群众的理解。“村民们慢慢地开始理解防汛工作,积极配合转移、安心等待暴雨过去,许多人还主动关心提醒我们的队员们要照顾好身体。”

与梯面客家嫂一样,江门台山市台城街道合新社区的14名专职网格员也都是女同志。面对大雨,她们丝毫没有退缩。“群众小事就是我们最大的事,居民遇到困难时,我们不上,谁上?”朴实的话语里透出的是女网格员们的坚毅。

汛情发生后,她们持续关注地势低、易积水的路段和小区,发动志愿楼长、小区党支部多次疏通下水道,一天往返现场几十趟,观察积水情况。长时间泡在水里,不少网格员的脚出现浮肿,仍冒雨坚守,逐一排查、化解各项险情。

暴雨当前,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勇赴一线,用春风化雨般的言语和行动,温暖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生活。

巡河筑堤村民齐上阵守家园

江门台山市广海镇大水坑村临海而居,当地主要的排洪河就从村边流过。三天来的强降雨,使排洪河水位出现明显上涨,在5月11日凌晨更一度达到警戒水位。

“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们第一时间走访村民,告知他们最新的水位情况,同时也动员村民们参加护堤队伍。没想到大家都很配合。”大水坑村负责人、网格员李宗岳告诉记者。村民们积极响应,很快就组成了一支约50人的护堤队伍。

雨势虽大,却冲不散村民共同保卫家园的决心。11日上午10时,大水坑村排洪河河边,网格员和村民们一起撸起袖子干起来。他们马不停蹄、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提前购买砂石、麻包袋等物资送往现场,有人负责装填,有人负责搬运,有人负责堆砌,现场紧张而有序。经过4小时的努力,一条长约50米,高近一米的临时沙包堤坝牢牢筑起。

随后,大水坑村民们还组成了巡河护堤小队,24小时监测排洪河水位和堤岸安全。担任巡河队长的村民林永权说:“目前雨势暂缓,但河水仍然有上涨的趋势。我是村里的一分子,更是年轻人,保护家园、挑起巡河的重任,我责无旁贷!”

“龙颈镇共和村委会中溪大坑村路段发生了塌方!”11日上午,刚一发现险情,村民龙炳新连忙通过“微连心”小程序上报事件。很快,村委会干部就通知相关人员到心肠清理,不到半天时间,塌方现场就已清理好。

连降暴雨导致险情丛生,早发现就可以早化解。面对突发情况,龙炳新充当起信息员的角色。像他这样的信息员,在清远龙颈镇就有6700多名。每当村民们发现身边问题,都会第一时间上报。他们共同筑起一张强大的信息网,把各类风险排除在萌芽之际。

连日来,面对今年以来最强降水,全省各地干部群众紧密联动,同心携手,群策群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这是广东防汛救灾的最牢固防线和最强大力量。

【记者】黄叙浩 黄应来 叶芷晴 周甫琦 关喜如意 苏芷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