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文艺
2月26日,记者从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陈俊年处了解到,著名出版家、散文家岑桑于当日下午在广州逝世。
岑桑,1926年生,广东顺德人。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工作后历任广州市影剧场公司副总经理,广州文化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广东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副主任及主任、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等职。
作为广东出版界的元老,岑桑发掘、培养出一大批作者,出版了诸多优秀图书,声誉卓著,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无论是编辑出版还是文学创作,岑桑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他被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和省版协授予“南粤出版名家”称号,2006年摘得“中国出版韬奋奖”,2007年入选“读者喜爱的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2015年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对广东出版事业有开拓性贡献
“在岑桑六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中,究竟有多少部图书倾注了他的心血,究竟有多少位作家得到过他的帮助,恐怕是多得难以统计。”在陈俊年心中,岑桑对广东出版事业发展有着开拓之功。
上世纪50年代,岑桑就进入广东人民出版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他在编辑岗位几十年如一日,编审了难以计数的大量书稿。思想解放的他,为繁荣广东省出版事业作出过不少开拓性的贡献,如倡议并参与组建新世纪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参与创办《花城》《希望》《香港风情》《译海》《中学生之友》等期刊。
据陈俊年回忆,在广东出版业迅速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岑桑先后推出王蒙、冯骥才、韩少功等数十位当时尚属文坛新锐作家的单行本;出版了欧阳山、秦牧、陈残云、陈荒煤、何其芳等二十多位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还率先出版了梁羽生、陶然等港台作家的作品。
“1981年,岑桑还顶着压力出版了戴厚英的《人啊!人》,这本书尽管当时颇受争议,但后来风行全国,出版数超百万。”陈俊年称,这些书籍的出版让当时的广东成为中国出版界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岭南文库》呈现岭南文化博大辉煌
《岭南文库》是岑桑出版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5年,岑桑倡议创办大型地域性历史文化丛书《岭南文库》,1990年受命筹建《岭南文库》组织机构、计划选题,并担任《岭南文库》执行副主编(2002年改任执行主编)。生前,九十多岁的他依旧在一线坚持主持编务。
笔者最后一次见到岑老出席公开活动,是在2021年12月11日召开的《岭南文库》三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上。岑桑亲临现场,回顾了三十年前自己接到《岭南文库》任务时的三个愿景:第一,能够用三百个选题来从各个角度展示《岭南文库》的博大、辉煌;第二,希望能够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著作,来证明岭南文化是实体的存在;第三,对整个岭南文化的版图作一次全面的思考。
“他退休后坚持不断做了三十年,这套丛书为岭南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坚信岭南是有文化的。”陈俊年说,没有岑桑,就没有《岭南文库》这套书。
目前,《岭南文库》已出版155种,除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外,丛书单本历年先后获省部级图书出版奖项共四十余种,已被公认为研究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权威读本。
手把手带出不少知名作家
《岭南文库》执行副主编陈海烈从岑桑身上看到了老一辈出版人的出版精神,“别人上班‘一份报纸一杯茶,两个烟圈吐半天’,岑老却忙得连上洗手间都常常疾步如风。这两年尽管他身体不如以前,工作量却没减少,甚至最近住院期间还念叨着想回来上班。”
岑桑不仅对出版工作饱含热情,对出版标准也有自己的看法。陈海烈说:“在出版物的选题上,岑老站位高、要求高,眼光独特。他还多次强调要培养学者型编辑,要求编辑能写又能编,还要做一个杂家,不断丰富、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
岑桑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陈海烈表示,广东现在不少知名作家都是岑老手把手带出来的。作家郭小东得知岑老去世后写下:“岑老又去远行。在生命初绽时,是岑老给我们盛开一朵花,然后是一座花园、一片无垠的花海。”
在编辑工作之外,岑桑长期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活跃于文坛数十年。他先后出版个人文学作品专集三十余种,有散文作品被收进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直至高龄仍笔耕不辍。岑桑的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先后再版重印十二次,累计印数五十余万册。
岑桑早期还有一个常用的笔名是“谷风”。陈俊年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岑桑的出版生涯,“那就是‘谷风依旧在填格子,岑桑永远是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