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返航三亚。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针对海洋地质灾害,开展深海原位观测的载人深潜航次(TS2-10-1)取得圆满成功。本航次获取了一批沉积物柱样、底层海水、冷水珊瑚等样品,并获得第一手的水下井口和现代海底地貌影像资料,为揭示南海海底地质灾害的地貌特征、形成条件和触发机制及其对深水油气开发工程安全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海底原位观测数据。

随着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海底观测网建设、岛礁工程与开发等海洋工程走向深远海,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探测距离考虑,当水深大于500米之后,基于船载探测设备获得的调查数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海底环境的精细分析需求。因此,利用载人深潜技术对特定海底地质现象进行原位观测及取样尤为迫切。

记者了解到,此次TS2-10-1航次是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牵头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南方深海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广州)、南方深海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珠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9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研究团队参航。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员王大伟担任此航次联合首席科学家。

中科院深海所相关负责人介绍,TS2-10-1航次在南海开展原位观测工作,团队人员不畏艰险、挑战自我,迎着5~7级东北风奋力拼搏,在国内首次将载人深潜技术拓展应用到海洋地质灾害与深水油气工程领域,开辟了载人深潜技术应用的新场景。(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