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近日,家长圈传言二中应元将停办,一时沸沸扬扬。
中大附中、天河省实、育才实验、二中苏元……广州的优质民校们究竟转公办还是继续民办?转向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此外,广州拟由政府补贴民校增加公办学位,哪些民校可能获得补贴?羊城晚报记者调查获悉,在缩减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公参民”脱钩的政策要求下,二中应元或停办,二中苏元将转公办,中大附中、育才实验以及荔湾区的四中聚贤中学、真光实验中学等多所民办学校,或在转为公办的路上。
截至目前,省实、华附、广雅、执信等公办民校已经陆续完成“公参民”脱钩。一些名校表示,与民办的“合作学校”不再有人、财、事权等方面关系,只有“教学指导”交流。
“公参民”脱钩优质民校转向路渐清晰
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 “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如继续为民校,须切割与公立学校在名字、教师、财务、招生、行政、办学等方面的关系。
在广州,“公参民”学校大多为关注度高的优质民校,如天河省实、中大附中、二中应元、育才实验、番禺执信、白云广雅、番禺华附等,这些名校系的民校,如何抉择、何去何从?
二中系:应元或将在今年停止招生,苏元转公办
近日,一张关于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简称“二中应元”)学校即将停止招生的截图在家长群中流传。截图透露了“二中应元学校将在今年停止招生办学”的信息。
二中应元学校是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初级中学,属于由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即“公参民”学校。多年来二中应元因其优异的中考成绩在家长中有很好的口碑,属于广州民校第一梯队。
截至记者发稿,二中应元学校官方公众号暂时未发布即将停办的相关消息。
越秀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二中应元将在今年停止招生。至于学校是转公还是停办,目前尚未确定。
二中相关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二中应元2002年创办之初有投资方,但几年后投资方撤出,学校由二中全权管理、依靠学费保障运营。对于二中应元是转公办还是停办,该负责人表示,由于二中是市属学校,根据相关政策,市属学校由市财政负担,办学重点在高中学段,初中办学责权主要归属于区教育局、开支由区财政承担,如果最终停办,二中教育集团其他学校可以吸纳应元师资。
此外,二中旗下位于黄埔区的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简称“二中苏元“)也是优质民办学校,其转向引人关注。该负责人表示,二中苏元2008年创办时就没有投资方,已经与黄埔区教育局完成协商,预计将于6月份转为公办。
这些优质民校选择继续民办
也有不少名校知名度较高的民办学校已经明确选择继续民办路径。
省实系方面,天河省实(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已于今年1月更名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并早已完成学费提价布局(8.7万元/年),坚定走民办教育路线。省实派驻白云省实(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实验学校)的校长去年底已经撤回省实,将出任省实其他公办学校校长。
华附系方面,番禺华附(华师附中番禺学校)已经更名为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华附派驻该校的校长也于3月回到华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海珠双语学校更名为“广州市海珠区华海双语学校”,与华附脱钩维持民办。
广雅系方面,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白云广雅)校名变更为“广州市白云区广州云雅实验学校”。目前,广东广雅中学官方认可的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只有广东广雅中学(本部校区)、广雅(花都校区),广州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南岸路校区)和广雅(东风西路校区)。
执信系的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番禺执信)名字变更为广州市星执学校。在执信中学的官方表述中,将白云区嘉福学校、广州市星执学校、佛山市南海区南执高级中学称为“合作学校”。
广雅和执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完成“公参民”脱钩,与民办的“合作学校”不再有人、财、事权等方面关系,只有“教学指导”交流。
这些优质民校或在转公的路上
还有多所高知名度的民校尚未明确表态如何选择,但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这些民校大概率将转公办。
例如,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育才实验或会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转为公办学校。至于什么时候转公、学位如何安排等问题则还没有确切定论。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中大附中”)负责人表示,该校或将转为公办。由于该校是中山大学的附属中学,中大是教育部直属院校,若转公办学校管理如何归属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协商。
此外,荔湾区的四中聚贤中学、真光实验中学等多所民办学校,或将转为公办学校,目前正在筹备转公的相关工作。
民校转向的决定性因素投资方、办学用地、地方财政
民校选择转为公办或继续民办,决定性因素是哪些?
其一,取决于学校有无投资方、学校办学用地的归属。不少名校办民校,开办之初由公立名校退休职工或工会举办,用地也属于公办名校。例如二中苏元和中大附中皆没有投资方,校舍及用地分别属于国企和中山大学,学校收取学费租借校舍办学。因此,两者转为公办是顺理成章。而天河省实、白云省实、番禺执信等皆有独立投资方,投资方过往投入如何回收,区教育局与投资方如何协商退出机制等问题都是巨大挑战,因此这些民校大多继续民办教育的路径。
其二,取决于地方财政有无能力和主观意愿去“收编”民校。义务教育由地方财政负担,民办学校若转为公办,该校的老师工资、校舍维护、软硬件投入都将由区财政负担。区教育部门要从本区小学、初中学位需求量及财政拨款的实际出发,决定是否接收民校转为公办。
这个利好民校请把握政府补贴民校增加公办学位
3月15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一条民校利好消息,拟由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民办学校增加公办学位。《广州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补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定:“人籍一致”、在广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各区按小学生不低于每人每年5000元、初中生不低于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实施学位补贴。学生就读的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家长缴交。
记者从天河区教育局获悉,去年天河区出资800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学位,为外来务工子弟购买学位约1.3万个。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通常不会从民办学校第一梯队购买学位。“从学位数量上,优质民校本身就学位紧张,没什么多余学位卖给政府;从经济上说,优质民校学费大多一年5万以上甚至十几万元/个,对于绝大部分家长来说,即便政府有补贴,学费还是太贵。”一位民校校长分析,因此,政府购买学位的民校,基本是收费较低、服务于外来工子弟的学校。对于普通民校来说,应把握这一机会。
“窗口期”有限民校需奋发图强
但记者也了解到,政府购买民校学位只是阶段性行为。
政府为什么要购买学位?广州市教育局表示,由于“二孩”政策后出生的适龄儿童的上学需求,广州将在2023及2024年迎来入学高峰,每年新增学位约在7~9万个左右。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多种方式,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6万个,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3.4万个。
由于“入学潮”只是暂时性的,政府在学位需求高峰期向民校购买学位,可避免大量新建公办学校但需求下降后建设浪费的弊端。
对于民校来说,在国家大力规范、减少民办学校规模的背景下,必须抓紧“窗口期”,奋发图强打造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在“入学潮”退去、政府不再购买学位之时,仍有足够的竞争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