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理环境被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广阔的山区有着充足的林业和矿产资源。3月19日至20日,万里走长城之山西行调研组一行8人,围绕加快长城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弘扬长城文化、长城精神,加快长城国家公园步道建设与促进长城沿线地方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同文旅融合,更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思想,深入大同市明长城沿线和分布在大同明长城沿线附近的大同市长城山林场进行实地调研。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场长张令、副场长赵充胜,大同长城文旅协会会长袁建琴、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正龙等陪同调研。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长城国家文化步道,在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带动了国民的旅游热,国外游客对长城及长城沿线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更是兴趣十足。从客观条件来说,有足够支付户外活动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利用余暇时间,在个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走出城市,参加户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资料图片)

山西大同新荣镇川口段长城。田瑞 摄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展开和深入,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各地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思考和探索方向。就目前长城沿线文化和旅游发展来看,主要还是以长城旅游景区为主,延续着老路子、老模式。而长城,是线性、带状的文化遗产,景区式的文旅项目辐射带动效应较弱,没有发挥长城的“长处”。

从投入产出效率来说,景区投入相对较大,回收周期长。而长城沿线,除北京外都是相对落后的地区,社会资本很难进入。这些地区如何利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由政府引导推动发展品牌文化突出、投入小、带动效应大的文旅融合项目,这是长城沿线各地文旅融合发展破题的关键。

现在人们对健康前所未有的关注,更加热爱户外活动,户外运动休闲消费增加是必然的趋势,会催生出庞大的人群基数并孕育出巨大市场。户外开放场地模式运用到长城文旅产品的结合,有人文底蕴特色、低门槛、低单价、大众化、高频次等优点。这有望成为未来文旅新趋势。建设长城国家文化步道是打破老路子、老模式,将长城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的一条康庄大路。

大同长城山林场沿着大同长城而建

户外活动就是户外休闲活动,在林场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或外活动一定会非常受欢迎。大同市的长城山林场的林地和长城沿线各县林业局的林地,是大同长城国家文化步道建设的重要资源。

大同市长城山林场沿着大同长城从天镇、阳高、新荣的县区,东西长100多公里。这个林场始建于1960年4月,最初的场址位于大同市新荣区古店镇古店村。林场隶属于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是副处级建制的公益一类(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加挂山西省长城山森林公园管理中心牌子。

林场位于大同市东北部,是大同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林地主要分布于明长城沿线及采凉山和翠屏山上,西邻御河,南靠京包铁路,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呈狭长形。辖区涉及新荣区、云州区、阳高县和天镇县两区两县,覆盖11个乡镇、57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共有44315人。经营总面积10144.44公顷,全部为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达85%,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2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油松等。

大同林场场长张令介绍,林场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三项,一是承担造林绿化、培育国有森林资源、带动林业生态建设、天然保护林、公益林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二是承担辖区内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保护。三是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一开始我还有顾虑林场允许不允许搞旅游,听到他介绍的第三项感到释然了,这正是长城国家文化步道要做的事。

大同山林场森林资源

林场以生态康养旅游为引领,以期带动周边旅游业、民宿业、商业、农业等多元业态的发展是国家支持的发展方向。大同市长城山林场林地总面积10144.44公顷均为国有。其中有林地6924.36公顷、疏林地960.81公顷、灌木林地1566.94公顷、未成林地52.29公顷、无立木林地571.02公顷、苗圃地17.35公顷,经济林23.09公顷,其未利用地28.18公顷。其中包括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国家华北落叶松良种基地。

国家华北落叶松良种基地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阳高县长城乡,现良种基地总建设面积6250亩,其中,华北落叶松初级种子园1333亩、优树收集区175亩、采穗圃90亩、1.5代种子园300亩、试验林300亩、母树林4000亩,杏树采穗圃50亩,良种苗木繁育圃2亩。基地建设以来,共选择出优良母树834株,保存无性系607个。基地年均生产华北落叶松良种500公斤,良种苗木60万株。

国家华北落叶松良种基地于1973年开始建华北落叶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同年在该基地召开了北方十三省(区、市)松类良种选育协作现场会,为北方林木良种选育提供了宝贵的建园经验。1984年该基地被确定为部省联建良种基地,也是省林科院华北落叶松课题组的协作单位。

2001年4月被大同市人民政府评为2000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9月被山西省林业厅评审认定为山西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2010年被山西省林业厅确定为第一批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011年12月被山西省林学会命名为“山西省林业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该基地生产的长城山华北落叶松种子,于2001年7月10日经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良种。2004年11月基地生产的华北落叶松良种参加了上海林博会,2017年在国家种子质量抽检中全部合格。2018年9月基地生产的“华北落叶松种子”“华北落叶松苗木”分别荣获第六届山西苗木及花卉博览会种子类、苗木类“金奖”。

山西省长城山森林公园

山西省长城山森林公园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于2014年5月,管理机构为山西省长城山森林公园管理中心,与大同市长城山林场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森林公园位于大同市新荣区、云州区、阳高县的交界处、以采凉山主峰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分为4个功能区,即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保育区,总面积3800.84公顷。园区为黄土丘壑地貌,外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景色壮观,是生态休闲、森林沐浴、科普健身的森林养生之地。

园区动植物种类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713种,野生动物200种。植被类型主要以华北落叶松、油松、云杉、樟子松人工林、山杨及桦树天然林为主的混交林,以蒙古绣线菊、虎榛子为主的灌丛,以长芒草、大针茅、铁杆蒿、赖草、冷蒿草为主的草地等。

园区森林景观有落叶松林野趣、松海听涛、桦林奇景、云杉观果、参天古榆等;自然景观有采凉日出、夏日冰雪、幽洞吐水、点将台、练兵场遗址、关山月亭、三龟石、猿人望月石、狮恋石等;人文景观资源有奶奶庙遗址、镇边古堡、明长城、红石崖等。

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场长张令介绍说,大同市规划和自然局局长刘尚文多次对长城山林场领导班子提出要求,希望能带领林场职工转变发展思路走出集森林养生、运动健体、登山览胜、休闲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业态。

目前,长城山林场的森林公园正在按总体规划逐步建设中,已陆续建成观景台、健身步道、生态文化宣传栏、保护宣传碑、群众体育活动生态广场、休息点等。林场也正在做好林业主业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培植旅游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长城国家文化步道建设一定会为长城山林场的发展增添后劲。

建设步道打造长城文旅游融合金名片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步道”,可以打造长城文旅游融合金名片。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运动消费人群将在未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双国家战略的叠加势能下,服务全民健身就是在服务未来发展。亲近自然开放空间的户外运动呈爆发式增长,从发挥万里长城山水人文和线性带状优势出发,选择参加门槛低、运动人群基数大的徒步运动项目,在长城沿线建设“长城国家文化步道”,将是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金牌解决方案。

山西大同左云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摩天岭段。袁建琴 摄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步道有什么意义?我在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一书中提出过下面三点:

一是从国家文化公园、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实施层面来讲,“长城国家文化步道”项目的提出,是势能的集聚和复合资源的高效应用,更是要创立一个国家级品牌,打造一张“长城国家文化步道”的中国国家人文名片。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对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建设,对长城区域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都蕴含着不可估量的能量。

二是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来讲,长城国家文化步道建设完全可以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长城国家文化步道,践行“人员职业化、服务标准化、组织社群化、产品品牌化、内容差异化”的运营开发理念,通过独具人文魅力的长城户外体育运动引客导流,以长城内外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的业态把体育产业价值转化出来,协调融合来实现“1加1大于2”的发展目标。

三是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层面来讲,以国际通用语言“体育”为表现形式,以徒步运动为载体,以追求和平世代修筑长城的精神为内核,线上线下结合讲好长城故事,传播好和平合作声音,向世界展示长城带所包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和独特自然生态,将万里长城文化步道打造成为国家品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与长城永续世界经典。(董耀会/文)

董耀会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教授,《中国长城志》总主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