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浙江在线5月16日讯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已经习惯东西坏了就买新的,很少有人还能想起以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光了。你的衣服破了还有补的习惯吗?对于王素芬姐妹,缝补旧衣物是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也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与一座城市的温暖牵绊。
“穿的时候忘记解扣子了,一下撑坏了,你看看好补吗?”5月15日下午,浙江在线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南路和体育路交叉口西北角附近,一名女士正在王素芬的摊位前寻求帮助。王素芬的妹妹熟练地接过衣服,确认了顾客的需求,很快就上手织补。她先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材料包中耐心比对和寻找同色、同材质线,不理想时就在衣服的内衬边角取线。然后,她将破洞处固定在织补圈中,整理好破洞边缘。在针线的横纵交织中,破洞处逐渐“隐形”,可谓是“天衣无缝”。
对于王素芬姐妹来说,顾客大部分都是已经相处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熟客,“我大概从九几年就开始来找她帮我补衣服了,是老熟人了。”摊位前等待的顾客韩女士说,当时她工作的地方离这里比较近,现在哪怕搬家了,一有需要还是会来大老远跑来找王素芬缝补旧衣物。“衣服有小毛病就扔掉也怪可惜的,缝补一下还能继续穿。”韩女士说。
王素芬正在修补裤子上的漏洞 记者 杨烁 摄
“我从14岁就跟着妈妈开始学针线活,20多年前是在马路对面的百货店帮大家缝,后来来到了这个弄堂里。”今年已经64岁的王素芬说,刚搬到这里时,通讯没这么发达,不少熟客找不到她,还是互相打听才知道她搬了摊位。“现在不光有杭州的,还会有瓜沥甚至绍兴的来找我缝,都是老熟人了,也是靠手艺留下来的。”王素芬骄傲地说道,手上的针线活也丝毫没有停顿。
很快,韩女士的衣服就缝补好了,她接过衣服满意地看着。王素芬说,不同的衣服织补价格略有不同,一般羊绒或者裤子的小洞就十几块一个,“我缝得又快又好,别人一两千的衣服,有时候顾客满意了也会多给个十几块。”王素芬开心地说。
“我一个月差不多靠织补挣个两三千,还能补贴家用。”王素芬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还是坚持出摊给大家缝补。住在宁围的她,每天路上都要骑40分钟的电动车来给大家缝补衣物,而在电动车上,除了已经补好的要带给顾客的衣物,还有王素芬准备的各种颜色、材质的线和针头,虽然辛苦但她非常地满足。当被问起打算干到什么时候休息时,王素芬笑了,“现在还没这个打算,反正在家也是闲着,这边大家也都需要我,我就还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