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专栏作家 曹中铭
【资料图】
基金降费,也将倒逼基金公司提升创新水平,提升研发与投资决策能力。基金行业的一大短板即为创新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在降费后,在这方面或将有所变化。
日前,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个人以为,降费在短期内会影响到公募基金公司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对行业的积极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公募基金此前奉行1.5%的管理费率,而且,无论基金投资是盈还是亏,基金公司都要提取管理费,且费率保持不变。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提取模式,也引发了市场的质疑与诟病,多年来,要求改革公募基金管理费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
事实上,此前也不乏有个别基金公司的相关基金在管理费上做“文章”的。比如有某基金公司的某产品就规定,当基金净值连续多长时间低于面值时,将暂停收取管理费一段时间。这虽然表明基金管理费出现松动,但短期内不收取管理费,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对于基金持有人而言,基金公司的让利行为也只是短期的。
不过,近些年来,公募基金调降管理费的明显多了起来。比如今年以来,就有超过100只基金产品下调了管理费。虽然相对于超万只产品而言,占比并不高,但是,从绝对数量上讲,也不能算少。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基金产品费率下调的幅度之大,堪称空前。比如泰信基金6月26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当日起下调泰信鑫利混合的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管理费率至每年0.4%,降幅“三分之二”,托管费率则“砍半”至每年0.1%。该基金降费不仅发生在证监会作出工作安排前,且无论是管理费率,还是托管费率,都远远低于此次证监会的“指导线”。
公募基金降费,一方面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境外市场,基金产品降费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降费也是大势所趋。比如来自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7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也为降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降费的背后,也隐藏着某些方面的目的。比如有为了保壳的,有为了做大产品规模的,也有为了吸引市场眼球的,不一而足。当然,无论怀着何种目的,降费都是让利投资者的行为,值得肯定。
此次降费,或只是基金降费的开始。今后,不排除公募产品费率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不过,由于基金公司主要依靠收取管理费生存,降费行为,无疑会对基金公司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毕竟,维持更高的费率,更有利于基金公司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费率下调后,在规模不放大的情形下,其收益减少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从短期来看,因为降费,基金公司的阵痛难免。特别是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降费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显然会比头部基金公司大得多。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基金降费行为,是有利于行业与基金公司的发展的。基金降费是让利投资者的行为,在费率下调后,不排除能吸引更多投资者申购基金情形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基金降费行为,将进一步加剧基金行业的竞争,有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那些无法在降费后生存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最终出局的情形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而且,基金降费,也将倒逼基金公司提升创新水平,提升研发与投资决策能力。基金行业的一大短板即为创新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在降费后,在这方面或将有所变化。否则,某些基金公司将会被市场淘汰。反过来讲,基金提升创新水平,提升研发与投资决策能力,对于持有人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如此又会反哺到基金行业自身。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