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我们的身体在与病毒战斗,各个器官也可能受到波及。这时候,希望你千万不要给身体添乱。

1. 心脏——怕心肌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胡伟1月4日在接受云南网采访时介绍,心肌炎一般发生在病毒感染的三周内。相较于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年轻人的心肌活力较高,对病毒侵害的反应较强,机体免疫反应过度,在其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损伤了自己的心肌细胞,所以年轻人更容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


(资料图片)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出现胸痛、胸闷气促、心悸、极度疲惫、血压低、少尿,甚至有呼吸困难,眼前发黑、晕倒等症状,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安排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显像、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检查。

这里建议:

(1)不要着急运动

心肌在修复的窗口期,剧烈的有氧运动心率很快,耗氧量增加;过度的无氧运动,乳酸或者一些代谢产物在肌肉里增多,也对心脏恢复是不益的。

应从低强度活动开始,如散步、八段锦、简单日常家务等。适当把运动强度下降。

(2)不要熬夜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护心的重要一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感染病毒后好好休息。

(3)要睡个午觉

中午时间如果能休息20-30分钟,能让心肌得到“滋养”,令心率更加平稳。

(4)要保持好心态

保持心态的平衡,不要焦虑。焦虑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2. 眼睛——怕结膜炎

感染新冠病毒期间,人体的眼部抵抗力下降,出现眼部并发症的概率增大。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教授在1月2日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提醒,新冠感染或症状发作后的15天-2个月,最易发生眼部感染。如果此时出现视物模糊、眼睛疼痛等症状,需要引起注意,及时就诊。

陈有信教授介绍,目前来看,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后,出现眼部感染症状的比例不算太高,而且眼部感染后比较常见的也是结膜炎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酸痛、红肿、流泪等,但也有极少一部分人会发生急性黄斑视网膜病变。另外,新冠病毒侵犯视神经后,也会导致视神经病变,出现视力受损。

建议:

(1)不要戴隐形眼镜

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懿1月4日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建议,近视人群在感染新冠并未康复期间暂时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如果必须佩戴隐形眼镜,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手部卫生,严格进行镜片清洁和护理,并尽量减少佩戴时间。

(2)不要用手揉眼睛

手部的细菌、病毒会通过手-眼接触增加眼部感染的机会。

(3)不要一直看电子产品

居家后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会明显增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无疑会造成眼睛的干涩和疲劳。

3. 双肺——怕肺炎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2022年12月29日在央视新闻《新闻1+1》节目连线中介绍,“阳康”两周后仍有咳嗽、胸闷症状,去拍CT发现是肺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新冠感染者转阴后出现肺炎,可能分两种情况:

(1)与新冠相关的肺炎仍在恢复期,之前可能没有发现。若为轻度肺炎,免疫力正常的人在注意休息的情况下可自愈;

(2)转阴7-10天后,胸闷咳嗽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再次发烧,或是继发细菌感染,医生对症使用抗生素巩固治疗,患者也能很快康复。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肺系病科副主任医师卢丽君12月23日在接受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采访时提醒,如果出现痰中带血、夜间(或改变体位时)咳嗽加重,咳大量黄脓痰,或者再次发热,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等原有症状明显加重,以及咳嗽超过2周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建议:

(1)不要吸烟了

吸烟伤肺。有抽烟习惯的要戒烟。

(2)不要不戴口罩

不戴口罩这种心态比较危险,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未知的风险中。这种风险包括二次感染和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其他病毒感染。

(3)咳嗽别憋着

咳嗽是一个康复的过程,是一个打扫“战场”,修复气道的过程。不要硬憋着不咳嗽,但如咳嗽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需要口服止咳的药物治疗。

4. 鼻子——怕鼻黏膜损伤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的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顾明优2022年12月30日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介绍,“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嗅觉失灵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维持嗅觉的重要部位嗅裂,被鼻腔内肿胀的组织所堵塞,导致气味分子无法顺利通过该通道传递气味,二是当病毒侵袭鼻腔黏膜时,嗅觉神经细胞持续受到免疫攻击导致神经炎症。”

就恢复时间而言,如果只是局部黏膜损伤,大概一周就能恢复,若是病毒损伤神经引起的,恢复时间会稍微长一点,一般要两个月或更长。

建议:

(1)不要抠鼻子

冬季空气干燥,鼻腔黏膜处于干燥的状态。如果习惯抠鼻孔,很容易损伤鼻黏膜。

(2)不要不戴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除了可以预防新冠病毒侵袭,在寒冷天气有助于鼻腔保暖。

5. 肠胃——怕消化不良

新冠感染后,食欲和消化功能都可能下降。很多人想趁康复期大补特补。不过,这里建议:

(1)不要大补特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崔松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醒,感染期可能会有食欲下降、腹泻腹胀、味觉和嗅觉减轻等情况,但不能因此就在康复期大补特补,因为生病脾胃相对较虚,大补不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

(2)可以少食多餐

崔松医生建议,如果食欲不好,建议少食多餐,可以在上午九、十点钟或者下午两、三点钟吃一小份坚果、牛奶、酸奶、水果等,帮助保证充足的体力和营养的摄入。

(2)不要喝酒

饮用高浓度的酒会给胃黏膜带来刺激。

6. 肝脏——怕肝损伤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牛子冉和屈静晗2022年12月23日在“协和医生说”微信号刊文介绍,大部分药物吸收进入体内后,都会经过肝脏的代谢排出体外,如果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量超过肝脏的清除能力时,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会在肝脏内聚集,对肝脏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盲目叠加用药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肝损伤有哪些症状呢?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何英利、博士张国妤,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红霞在接受陕西日报采访时介绍,急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通常无特异性。潜伏期差异很大,短至一日到数日,长达数月。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肝脏生化指标不同程度升高。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症状。淤胆明显者有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少数患者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关节酸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损伤。

建议:

(1)不要乱用药

避免叠加使用退烧药和复方感冒制剂,也不要自行加大药物剂量。要遵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使用。

(2)不要饮酒

酒精不但可能损伤肝细胞,还可能与药物叠加,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功能损伤的风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