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9万亩、552.9亿斤!2021年,湖北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和总产“双增”目标,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两个数字,看似简单,殊为不易。
去年初,夏粮丰收到手让人一喜:产量94.7亿斤,增产0.3亿斤,收获的小麦颗粒饱满;夏油总产251.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不想,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汉江流域发生罕见秋汛,水稻主产区江汉平原不同程度受灾。我省万众一心抗灾减灾,千方百计减轻损失。
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农业农村部表彰通报:湖北早稻单产增48斤,总产增6200万斤。2021年岁末,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我省圆满完成“硬任务”。
五谷蕃熟,穰穰满家。2021年正值我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征程开启之年。在这个关键历史节点上,我省为“中国碗盛满中国粮”贡献了湖北力量。
利义双策,调动“两个积极性”
隆冬,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何岗村满畈的麦苗苍翠欲滴,孕育丰收的希望。
作为鄂西北粮仓,襄州连续4年稳坐全省夏粮“第一把交椅”,去年创下650公斤的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稳产高产,利义双策。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季季接续、茬茬压实、环环紧扣,全力以赴稳住“基本盘”。
连续两年,省政府详细分解粮食生产目标,将粮食生产指标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在春耕、秋播关键农时召开现场会,拧紧思想发条、压实责任链条,要求各地将粮食生产任务细化到乡村组,落实到经营主体、农户。
务实种粮,政策保底。“如今种田‘大礼包’越来越多,各种补贴、奖励加上税收优惠,种粮有奔头!”仙桃市诺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远华喜上眉梢,去年稻虾两旺,合作社总收成超4000万元,获得社会化补贴40万元。2021年,湖北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扩大到28个产粮大县,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等资金70亿元,统筹实施社会化服务、粮棉油生产发展等一批项目,稳定农民种粮增收信心。
秋粮收购资金需求大。我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省农发行对80家秋粮收购加工企业评级授信,核定收购贷款20亿元,做到“钱等粮”,让农民手中的秋粮尽快变现。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真金白银”叠加政策红利,湖北真招实策充分调动地方党委政府抓粮、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为夺取丰收注入强大动能。
藏粮于地,“三跑田”变成“吨粮田”
冬闲人不闲。
走进枣阳市七方镇张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在田埂里来回作业,将土地深深翻起后再平整。放眼远眺,已完成高标准改造的大块田地平整如削。
“以前田块零碎,农机下不去田,一下雨还易跑水、跑土、跑肥。现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耕作方便,‘三跑田’成了‘吨粮田’!”枣阳市农业农村局农发中心科长程朝阳介绍,该市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达14.45万亩。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从江汉平原到鄂北岗地,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将粮食产能牢牢“储存”在土地中。
2021年,我省新推进4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重点是水稻、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截至12月中旬,全省2019年度、2020年度59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建设,2021年度320个新立项项目全部开工。
藏粮于地,我省全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物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有机融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建设绿色农田示范核心区面积8.44万亩,开展化肥减量增资技术示范、水稻测深施肥技术超过100万亩。
长期以来,湖北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去年,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出台一系列政策,严守7288万亩耕地红线,完成58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划界,为良田安上“保护罩”;严查耕地违法问题,将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土地督察例行整改等纳入考核指标,建立精细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实行“增违挂钩”,对违法占用耕地又未按时消除违法状态的县市,扣除储备补充耕地指标,扣减至零的停止建设用地审批;试点“田长制”,探索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
目前,全省已形成基本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
藏粮于技,丰收与科技“相遇”
2021年,湖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从种到收,粮食丰收全面依托科技赋能。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湖北水稻育种由原来的攻单产转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优质、高档、专用型、功能性。
去年9月,一场“看禾选种”登陆孝感。走俏东南亚的“红莲型”杂交水稻新品种、节水耐旱的7优370、清香阵阵的华香优228……186个优质水稻品种,现场摆擂。
襄州区伙牌镇小麦高产攻关试验田再传喜讯,我省自主选育的小麦品种楚襄1号、扶麦368,亩产再破600公斤。
一手抓品种选优,一手抓育种攻关。去年,我省审定水稻品种90个,其中优质稻品种58个,新优品种集中展示示范点在主产区全覆盖。同时,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武汉大学培育的抗稻瘟病、抗褐飞虱、抗倒伏的“两优1314”、“易两优311”等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湖北康农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尚谷666”亩产可达1000公斤。
良种播下去,良法跟上来。
我省优化9种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吨粮”模式,推广应用2691万亩,建设一批“水稻+”示范样板。粮油作物核心示范面积35.5万亩,亩均增产12.7%、节本增效12.6%,化肥、农药分别减量3.5%、2.6%。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对我省而言,每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多收5亿斤粮食。去年,我省两次开展小麦、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大力推广低损收获机具和技术,确保颗粒归仓。
围绕备耕春耕、夏季田管、防灾减灾,农业院士专家开展科技服务“515”行动,探索全区域、全产业、全要素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
全产业链,端稳粮食安全“金饭碗”
2021年,我省建设十大农业产业链,其中,把优质稻米产业链作为重点链打造。
产业链前端,建好基地,实现“优粮优产”。潜江“虾乡稻”选育优质虾稻品种,采取虾稻共作、稻虾鸭综合种养模式,高标准建设“种粮一体化”基地15万亩,分布潜江、监利、公安、天门等地,年产21万吨稻米。目前,我省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支持20个县市打造“种粮一体化”核心基地。
产业链中端,育强龙头,实现“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我省安排42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对52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一县一企一策”清单化跟踪。去年前三季度,国宝桥米等20家重点龙头企业加工总产值97.31亿元,同比增长27%。同时,支持63个县市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43个,基本实现粮食主产区全覆盖,烘干能力达10.3万吨/日。
产业链末端,培优品牌,实现“好米好价”。我省围绕“荆楚大地好粮油”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京山桥米、潜江虾稻、孝感香米3个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国宝”“洪森”“庄品健”等一批优质稻米企业品牌。去年湖北农博会,143家稻米企业同台争“香”,惊艳四座。
“从抓生产向抓链条转变,从抓产品向抓产业转变,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既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之需,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强省建设、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底板的必答之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祖云说。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新的一年,我省仍将强化国之大者意识,抢抓政策机遇,挖潜粮食产业潜能,耕耘“粮安天下”的新希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7029万亩、552.9亿斤!2021年,湖北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和总产“双增”目标,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两个数字,看似简单,殊为不易。
去年初,夏粮丰收到手让人一喜:产量94.7亿斤,增产0.3亿斤,收获的小麦颗粒饱满;夏油总产251.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不想,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汉江流域发生罕见秋汛,水稻主产区江汉平原不同程度受灾。我省万众一心抗灾减灾,千方百计减轻损失。
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农业农村部表彰通报:湖北早稻单产增48斤,总产增6200万斤。2021年岁末,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我省圆满完成“硬任务”。
五谷蕃熟,穰穰满家。2021年正值我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征程开启之年。在这个关键历史节点上,我省为“中国碗盛满中国粮”贡献了湖北力量。
利义双策,调动“两个积极性”
隆冬,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何岗村满畈的麦苗苍翠欲滴,孕育丰收的希望。
作为鄂西北粮仓,襄州连续4年稳坐全省夏粮“第一把交椅”,去年创下650公斤的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稳产高产,利义双策。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季季接续、茬茬压实、环环紧扣,全力以赴稳住“基本盘”。
连续两年,省政府详细分解粮食生产目标,将粮食生产指标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在春耕、秋播关键农时召开现场会,拧紧思想发条、压实责任链条,要求各地将粮食生产任务细化到乡村组,落实到经营主体、农户。
务实种粮,政策保底。“如今种田‘大礼包’越来越多,各种补贴、奖励加上税收优惠,种粮有奔头!”仙桃市诺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远华喜上眉梢,去年稻虾两旺,合作社总收成超4000万元,获得社会化补贴40万元。2021年,湖北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扩大到28个产粮大县,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等资金70亿元,统筹实施社会化服务、粮棉油生产发展等一批项目,稳定农民种粮增收信心。
秋粮收购资金需求大。我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省农发行对80家秋粮收购加工企业评级授信,核定收购贷款20亿元,做到“钱等粮”,让农民手中的秋粮尽快变现。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真金白银”叠加政策红利,湖北真招实策充分调动地方党委政府抓粮、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为夺取丰收注入强大动能。
藏粮于地,“三跑田”变成“吨粮田”
冬闲人不闲。
走进枣阳市七方镇张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在田埂里来回作业,将土地深深翻起后再平整。放眼远眺,已完成高标准改造的大块田地平整如削。
“以前田块零碎,农机下不去田,一下雨还易跑水、跑土、跑肥。现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耕作方便,‘三跑田’成了‘吨粮田’!”枣阳市农业农村局农发中心科长程朝阳介绍,该市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达14.45万亩。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从江汉平原到鄂北岗地,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将粮食产能牢牢“储存”在土地中。
2021年,我省新推进4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重点是水稻、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截至12月中旬,全省2019年度、2020年度59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完成建设,2021年度320个新立项项目全部开工。
藏粮于地,我省全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物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有机融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建设绿色农田示范核心区面积8.44万亩,开展化肥减量增资技术示范、水稻测深施肥技术超过100万亩。
长期以来,湖北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去年,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出台一系列政策,严守7288万亩耕地红线,完成58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划界,为良田安上“保护罩”;严查耕地违法问题,将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土地督察例行整改等纳入考核指标,建立精细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实行“增违挂钩”,对违法占用耕地又未按时消除违法状态的县市,扣除储备补充耕地指标,扣减至零的停止建设用地审批;试点“田长制”,探索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
目前,全省已形成基本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
藏粮于技,丰收与科技“相遇”
2021年,湖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从种到收,粮食丰收全面依托科技赋能。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湖北水稻育种由原来的攻单产转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优质、高档、专用型、功能性。
去年9月,一场“看禾选种”登陆孝感。走俏东南亚的“红莲型”杂交水稻新品种、节水耐旱的7优370、清香阵阵的华香优228……186个优质水稻品种,现场摆擂。
襄州区伙牌镇小麦高产攻关试验田再传喜讯,我省自主选育的小麦品种楚襄1号、扶麦368,亩产再破600公斤。
一手抓品种选优,一手抓育种攻关。去年,我省审定水稻品种90个,其中优质稻品种58个,新优品种集中展示示范点在主产区全覆盖。同时,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武汉大学培育的抗稻瘟病、抗褐飞虱、抗倒伏的“两优1314”、“易两优311”等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湖北康农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尚谷666”亩产可达1000公斤。
良种播下去,良法跟上来。
我省优化9种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吨粮”模式,推广应用2691万亩,建设一批“水稻+”示范样板。粮油作物核心示范面积35.5万亩,亩均增产12.7%、节本增效12.6%,化肥、农药分别减量3.5%、2.6%。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对我省而言,每减损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多收5亿斤粮食。去年,我省两次开展小麦、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大力推广低损收获机具和技术,确保颗粒归仓。
围绕备耕春耕、夏季田管、防灾减灾,农业院士专家开展科技服务“515”行动,探索全区域、全产业、全要素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
全产业链,端稳粮食安全“金饭碗”
2021年,我省建设十大农业产业链,其中,把优质稻米产业链作为重点链打造。
产业链前端,建好基地,实现“优粮优产”。潜江“虾乡稻”选育优质虾稻品种,采取虾稻共作、稻虾鸭综合种养模式,高标准建设“种粮一体化”基地15万亩,分布潜江、监利、公安、天门等地,年产21万吨稻米。目前,我省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支持20个县市打造“种粮一体化”核心基地。
产业链中端,育强龙头,实现“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我省安排42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对52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一县一企一策”清单化跟踪。去年前三季度,国宝桥米等20家重点龙头企业加工总产值97.31亿元,同比增长27%。同时,支持63个县市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43个,基本实现粮食主产区全覆盖,烘干能力达10.3万吨/日。
产业链末端,培优品牌,实现“好米好价”。我省围绕“荆楚大地好粮油”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京山桥米、潜江虾稻、孝感香米3个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国宝”“洪森”“庄品健”等一批优质稻米企业品牌。去年湖北农博会,143家稻米企业同台争“香”,惊艳四座。
“从抓生产向抓链条转变,从抓产品向抓产业转变,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既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之需,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强省建设、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底板的必答之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祖云说。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新的一年,我省仍将强化国之大者意识,抢抓政策机遇,挖潜粮食产业潜能,耕耘“粮安天下”的新希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