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自2017年实施以来,已经在全省23个县(市、区)落地,建成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控信息系统,构建了远程视频会商体系。精准测算显示,2010-2019年,通过防控病虫害,江西年均挽回稻谷损失90.78亿斤。据统计,全省绿色防控覆盖率由2015年的22.4%提高到2020年的43.2%,统防统治覆盖率由2015年的30%提高到2020年的45.2%,为农药使用量减少6.6%提供了重要支撑。
赣南脐橙是受益最大的产业。2012-2013年,赣南脐橙黄龙病暴发。2013-2021年,通过推广黄龙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7-2021年,黄龙病连续5年被控制在低度流行状态。2021年,病株率下降到2.37%,比2014年高峰期下降87.97%。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在鄱阳湖周边区域率先推进基层植保体系建设,确保省、市、县有植保机构,乡镇有植保员,实现每10万亩作物至少配备1名县级植保技术人员、每个乡镇至少1名植保员。同时,以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田间测点、电脑端和手机端信息服务为抓手,稳步推进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升重大病虫监测预警能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融合、示范引领。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西的植保能力已经能有效应对农作物病虫害威胁,广大种植户不必担心,但也要提早准备,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监测预警、病虫害防控以及可能遇到的灾后生产自救,全力抗虫抗灾夺丰收。
(记者 莫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