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
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号乘组
顺利返回地球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
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
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今天,向13位“飞天英雄”和
无数默默坚守的航天人致敬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2003年10月15日
38岁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成为第一位踏入浩瀚太空的中国访客
待返回舱着陆后
杨利伟探出头来
向人群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外国航天员能做到的
中国航天员也一定能做到”
2005年10月12日
费俊龙和聂海胜
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怎么让地面知道自己状态良好?
费俊龙想起
国外航天员曾在空间站做“前滚翻”
于是,他大胆地在座椅上
连做4个“前滚翻”,共用时3分钟
以当时飞船的飞行速度计算
他每个筋斗“翻”了约351公里
“外国航天员能做到的
中国航天员也一定能做到!”
“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
我就会勇往直前”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
“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
2021年,57岁的聂海胜
第三次出征太空
聂海胜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
我就会勇往直前
在浩瀚天宇,继续飞出中国龙的轨迹”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2008年9月25日
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人
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
执行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翟志刚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的那一刻
亿万国人欢欣鼓舞
浩瀚太空中,翟志刚向祖国报告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
2021年,翟志刚再次奔赴太空
我们又听到了那句熟悉的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2008年,翟志刚手持五星红旗进行太空行走。
“即便牺牲,也要让五星红旗
在太空高高飘扬!”
其实,翟志刚执行
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的过程中
相继遭遇舱门打不开
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等险情
那天,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临时决定改变出舱程序
优先展示五星红旗
当有人问起“担不担心回不来”时
刘伯明的回答撼动人心:
“即便牺牲
我们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2021年,刘伯明飞赴中国空间站
完成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
△刘伯明在舱外工作
“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神七”“神九”“神十一”
景海鹏先后三次
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并打破中国载人航天的多项纪录
景海鹏说,始终心怀梦想
让他脚踏实地
“一个梦想实现了,必须有下一个
就像人在太空,身体会失重
回到地面,如果没有梦想
灵魂就会‘失重’”
“只要坚持,终有所获”
“神九”是中国航天员
首次真正意义上在太空“驾驶”飞船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为了这一天,“驾驶员”刘旺准备了14年
“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中
我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在为实现自己的使命做准备
我相信只要坚持,终有所获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百炼成钢”
“离地三尺,不分男女”
第一次坐上转椅连续旋转5分钟时
突如其来的眩晕恶心
让刘洋瞬间脸色苍白
训练结束后,她忍不住哭了
靠着对飞天的热爱和对机遇的珍惜
刘洋坚持了下来
从8分钟到10分钟,再到挺过12分钟
2012年6月16日
刘洋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
13天的太空飞行
她承担了大部分科学实验工作
“离地三尺,不分男女”
刘洋自信地说
“成功不仅属于胜利者
更属于从不放弃的人”
从“神五”到“神九”
张晓光曾4次经历
载人航天飞行乘组选拔
但每一次都与出征太空失之交臂
直到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
他用15年的拼搏换来了15天的飞行
回顾追梦路上的坎坷,张晓光说
“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
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
成功不仅属于胜利者
更属于从不放弃的人”
△张晓光在太空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
勤于圆梦”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那时还是飞行员的王亚平
就渴望冲出大气层
2010年,王亚平入选中国首批女航天员
2013年,她终于如愿“飞天”
2021年,王亚平再次奔赴太空
成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她勉励年轻人
“一定要敢于有梦
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王亚平出舱活动
“我们不是来休息的”
2016年,景海鹏和陈冬
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造访“天宫”
33天的时间里,陈冬与景海鹏
参与了多达38项试(实)验
当地面科研人员劝他们要注意休息
陈冬倔强回答
“我们不是来休息的
我们的愿望就是把所有科技人员的
心血、汗水和智慧
转化为最有效的数据带回去”
△景海鹏(左)和陈冬(右)
“我一直不断
学习、学习、学习”
汤洪波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
最年轻的航天员
对他来说,比起日常的艰苦训练
成为航天员前漫长的等待
更能磨炼他的意志
当同批战友先后飞天
汤洪波还没有等来自己的机会
为了圆梦,汤洪波更加努力提升自己
他经常周末去单位看书
除了午饭时间,就是在研究资料
“我一直不断学习、学习、学习
在学习中等待这个机会”
△汤洪波在中国空间站里锻炼身体
“不是在飞天
就是在为了飞而奋斗的路上”
被选拔为航天员之前
叶光富是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
因为对飞行的热爱和对蓝天的向往
他坚定投身载人航天事业
终于在2010年成为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
叶光富说
“我们每一个航天员
不是在飞天就是在为了飞而奋斗的路上
我也是如此”
如今,叶光富已实现飞天梦想
“我自豪地向祖国报到!”
神舟十三号
三名航天员的征程告一段落
但中国航天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
期待下一次的点火起飞
致敬接续奋斗的中国航天人!
推荐内容
-
致敬!13句话读懂13位“飞天英雄”和无数航天人的默默坚守
-
【凡人微光】热“血”支援 “湘沪”帮助
-
【凡人微光】“等疫情结束后 咱们来上海度蜜月”
-
【凡人微光】让党旗飘扬在方舱医院
-
【凡人微光】每天蹲起上千次 只为这个目标
-
主播说联播 | “定档”年底!有一种拼搏叫中国航天
-
【凡人微光】微光成炬 守“沪”有我
-
上海夜未眠丨上海疫情下的货车司机
-
把握就业优先政策的逻辑变化
-
【海报】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持续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二批援沪医疗队启程
-
“守沪者联盟”丨上海浦东新区:全力加快核酸检测速度
-
“守沪者联盟”丨上海开展预防性消杀作业 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链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江苏海安:150吨蔬菜驰援上海
-
“守沪者联盟”丨山东烟台:公路转铁路 100吨苹果驰援上海
-
[共同关注]守“沪”有我·抗疫瞬间:热“血”驰援 “湘沪”帮助 保证临床用血供应
-
科学精准防控 减少疫情影响
-
全速出击!徐汇这支退役军人小分队吹响抗疫“集结号”
-
一季度国家多措并举 助企纾困稳增长
-
数字盘点:中国空间站 扎实迈好每一步
江苏电梯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800586台电梯全部纳入96333平台
-
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快来听!杨利伟的“航天思政课”
-
上海如何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医卫专家建言献策
-
上海气膜实验室:“大白”每天上千次蹲起观察曲线结果
-
为何要高频次、重复地做核酸检测?专家回应
-
新华时评:“动态清零”是当下中国抗疫的最佳选择
-
上海方舱医院康复患者出舱前 隔空向武汉援沪医生“道谢”
-
疫情中的高校辅导员:24小时驻守 28天连续奋战
-
新冠确诊患者“方舱生活记”:得到温暖,也温暖他人
-
上海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疫情防控
-
科学精准防控 减少疫情影响
-
我国着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助力“动态清零”
-
一季度国家多措并举 助企纾困稳增长
-
抢农时保春播 全国水稻生产全面展开
-
信贷投放总量持续增加、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权威发布)
-
金观平:积极扩大投资并非强刺激
-
神十三返回重磅微视频|致敬航天员!他们为什么是英雄?
-
上海:热心楼组长为独居老人连送半个月热乎饭
-
00后学生在上海当楼长,是啥体验?
-
【同心抗疫】坚持“一盘棋” 江苏全力以赴保障上海供给
-
【图片故事】“守沪者联盟”丨上海鞍山路:“三驾马车”守护1520户家庭平安
-
【图片故事】“守沪者联盟”丨上海浦东新区:全力加快核酸检测速度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持续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二批援沪医疗队启程
-
4月18日0时起山东烟台全面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
上海为何实施高频率核酸检测?专家解释来了
-
我的援沪日记 | “不管是哪里人,在这就是一家人”
-
上海目前重型病例16例,均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
-
上海昨日出院、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73+10337人
-
上海:部分菜场筹措物资 积极加入保供一线
-
沪上眼科专家为居家网课中小学生传授护眼秘笈
-
上海就医保药应急平台招募“社区健康大使”,保障“供药生命线”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自学花卉种植 河北任丘65岁老人打造“君子兰花园”
-
上海:社区抗疫,居村书记当“头雁”
-
看神舟十三号的返回神技
-
续写春天的故事|河北保定市白沟箱包产业提质增效
-
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丨政策措施“组合拳”确保农资保供稳价
-
圆梦太空,“感觉良好”乘组凯旋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小山村因茶更名 猴魁品牌价值超三十亿
-
感动!一位老父亲给援沪医疗队写下家书
-
武汉援沪医疗队护士:带方舱患者做健骨操
-
上海:努力打通堵点,提升电商平台产能和运力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的“防热衣”有何奥秘?记者零距离探访→
-
这个天团,我追定了!!!
-
新华全媒+|“肿瘤街”上的解忧杂货铺
-
女孩落水坠入暗流,无人敢出手,“头盔侠”出现了!
-
新闻特写丨守望相助 共同守“沪”
-
遨游九天今凯旋——写在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之日
-
上海坚持动态清零 做好生活物资供应
-
100秒全记录,“感觉良好”!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瓦罐汤”来了!江西40辆负压救护车驰援上海
-
“守沪者联盟”丨田间春耕忙 上海奉贤:1440多名农业从业人员返岗保供
-
国家卫健委:着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助力“动态清零”
-
总台海峡时评丨厉兵秣马!解放军对美方疯狂挑衅给出坚决回应
-
英雄归来:感觉良好!
-
“动态清零”是当下降低病毒传播对人群和经济影响的最好选择
-
【走进老区看新貌】“红色故都”展新颜 旅游总收入超94亿元
-
【走进老区看新貌】江西于都成大湾区优质富硒产品供应基地
-
【走进老区看新貌】多彩之路谱新篇 老区人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益
-
【走进老区看新貌】铜鼓县冰雪运动和温泉康养相结合 老区振兴正当时
-
实践证明“动态清零”能做到 ——写在吉林省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后
-
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
-
视频|沪苏浙共同接管临港方舱 与病毒竞跑的华山经验
-
新华全媒+ | “沪”助 | 有情有爱有故事!这个菜篮子真香
-
大江东|我在上海做“团长” 撑起保供一片天
-
美国法律有漏洞 亚裔维权太艰难
-
星条旗下的“永久外来者”丨美国为何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
星条旗下的“永久外来者”丨美国政客推波助澜 反亚裔仇恨犯罪频发
-
美卫生专家:美政府更重视政治考量 而非全面消除病毒
-
坚定信心!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
【凡人微光】我是白衣执甲战士 一定要站出来
-
【凡人微光】一路追星只为确保航天员安全穿越“黑障”
-
【凡人微光】“阳组长”带头往前冲 咬牙也要撑下去
-
【凡人微光】主动亮出党员身份 守护人民的城市
-
【凡人微光】这里是我家 守"沪"有你 守护有我
-
多地开通“绿色通道”“门到门”运输 驰援上海“菜篮子”
-
吉林有序恢复市场供应体系 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和正常就医用药需求
-
上海电力推出便利化、人性化服务 保障电力供应充足、电网运行平稳
-
坚持“动态清零”是战胜疫情有力“法宝” 拒绝“躺平”是我们鲜明的态度
-
保物流畅通事关各方面 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
春耕好时节 云南景东早稻插秧忙
-
以实干赢得实绩(一线感悟)
-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发布 突出绿色发展理念
-
河南宝丰: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
新华时评:吉林的战“疫”实践证明动态清零完全能做到
-
【上海战疫录】蔬菜团长、水果团长……因为感动而“热血开团”
-
最强航拍!中国空间站视角下的蓝色行星
-
工信部:多措并举支持在沪重点企业稳定生产 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安徽和县:耄耋老兵 悠悠“沪心”
-
难忘一课!方舱建起教室
-
抗疫进行时丨小区战“疫”记:凌晨4点的蔬菜包是这样送来的
-
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
拍完太空Vlog,他们就要回家了!
-
一图了解丨“出差三人组”6个月里的“太空记忆”
-
欢迎回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今日返回!
-
要回家了!一起回顾神十三太空之旅
-
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兵哥哥们告诉你
-
【地评线】河声:同心战疫 我们都来出把力
-
【地评线】紫金e评:积小胜为大胜,把“动态清零”坚持到底!
-
驰骋千里赴沪助消杀
-
长三角“后援团”协同上海“抗疫”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他们上了最生动的课!
-
国家安全关系你我 更需要你我
-
疫线快评|呵护特殊人群,是一道必答题
-
致星辰里的你
-
当神舟遇上“神曲”,用K歌的方式回顾“神十三”太空之旅
-
高燃画面!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让人热血沸腾
-
“出差三人组”,准备回家!
-
【凡人微光】“共享菜篮”给有需要的人
-
春耕进行时 | 江苏:做好田管 不因疫情误农时
-
年产值达到1400多万 河南安阳:大棚果蔬产业旺
-
云南姚安: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助农增收
-
乡村振兴在行动|茶园春意浓 云岭采茶忙
-
春耕备耕|自动巡地·田长管地·托管用地——安徽探索耕地保护新举措观察
-
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快速增长 实现“开门稳”
-
商务部:我国外贸开局总体良好
-
上海:“共享菜篮”给有需要的人
-
不到一天建成!上海徐汇核酸检测气膜实验室单日检测量10万管
-
外交部:种族歧视已经渗透进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外交部:敦促美方对生物军事活动作出全面具体澄清
-
无差别制裁:逆全球化的损招、阴招、毒招
-
美国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和获益者
-
团购物品消毒怎么做?出现阳性感染者楼栋如何消杀?“十问十答”告诉你→
-
嘘!让他们再睡一会儿……
-
江苏南通援沪“蔬菜包”送达上海浦东
-
95后设计师手绘“方舱日记”,谢谢你“大白”!
-
“坚持就是胜利”——记沈阳“静下来”的20天
-
外国人在上海:疫情下邻里间的守望相助令人印象深刻
-
100个“无接触”配送机器人在上海方舱上岗
-
上海新国博“亲子舱”床位扩容,床位将超过1300张
-
第131届广交会今起至4月24日在网上举办
-
第131届广交会供采对接服务再升级
-
第131届广交会网上举办 助力企业抢抓RCEP新机遇
-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写在吉林省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之际
-
准备回家!神舟十三航天员的唠嗑时间
杭州莼菜基地迎采摘莼菜旺季 人均实现增收3万余元
南京莫愁湖街道:清理共享单车“小广告”
-
【央广网评】防疫卡口不搞“一刀切” “红绿灯”关系必须处理好!
-
香瓜地铺开“春耕图” 村民喜尝致富“甜头”
-
“沪”助 | 一名抗疫一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一天
-
方舱医院守“沪”者:逆行出征而上 静待春暖花开
-
【上海战疫】“临时”楼组长的Vlog:蓄力而上 做好居民生活保障“后援团”
-
【上海战疫】上海战疫之守“沪”金融血脉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辽宁2300吨物资驰援上海
-
黑龙江支援上海600万斤大米货运专列启程
-
上海科学救治患者 着力保障民生
-
评论:为何说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是科学且必要的?
-
老铁挺住,继续加油!
-
一起守“沪”| 谢谢“大白”,我们出舱了!
-
一起守“沪”|全力以赴!黑龙江3000吨大米驰援上海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漂洋过海来守“沪”!辽宁2300多吨抗疫物资已启程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北京:航空总医院援沪医疗队首批队员已就位
-
暖流 | 短信暖心 服务贴心
-
与时间赛跑的流调人:“疫情不关机,我就不停机。”
-
挑动战争遗祸世界 多国人士谴责美国和北约只顾利益和霸权
-
外交部:乌克兰问题当务之急是相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 尽快停火止战
-
美军火商借俄乌冲突大发战争财
-
主播说联播丨美国的人权手电筒,该照一照自己了!
-
新华国际时评:美国枪患“不治之症”是现代文明的污点
-
纽约枪击案凸显“美国悲剧”,美媒:“这是美可耻枪支暴力传统的最新一例”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间谍离我们有多远?
-
100公里!我国科学家创造量子直接通信最远纪录
-
@高校毕业生 去基层就业有这些优惠政策
-
退役军人事务部:优待证申请超260万份 继续拓展优待服务
-
海南自贸港:正推进销售税改革相关研究工作
-
直击上海金山防范区居民有序解封首日
-
疫情下,一场挽救先心病胎儿的“生命接力赛”
-
上海方舱医院:各地“大白”共掌“广济之舟”
-
上海加强对“社区团购”价格监管
-
“三区”做好管理服务,做好民生保供—— 线上下单线下理货,商业网点“关门不停业”
-
方舱周转按下"加速键" 社区如何"铺好"回家路?
-
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丨广东:认真做好不同群体党员二十大代表推荐提名工作
-
60000份有“身份证”的水稻育种材料在云南施甸开播
-
云海美如画!云“瞰”让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
乡村新青年|四川乐山乡村振兴的三个青春故事
-
超丝滑!很起范儿!新疆棉花春播名场面了解一下
-
要回家了!一起回顾神十三太空之旅
加大进货量 杭州余杭区最大“菜篮子”正常营业
推动改善水质 英国将成为第二个“天然浴场”
-
探访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 尽最大努力让感染者尽快康复(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